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北京:3年内实现“社区养老”全覆盖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2年10月24日    点击数:    5星

2012年10月24日--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李万钧近日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社区,都将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居家养老的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按照北京“9064”的养老服务规划,到2020年,除了约4%的高龄、独居、(半)失能和失智老人入住养老院外,约90%的老人适宜居家养老;还有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

什么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应服务于哪些老人?近年来,陆续成立的社区托老所在政府工程和市场需求之间兜了不少圈子,也因为生存压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尝试,进而逐渐摸清社区养老的定位和方向。

现状:形式多样吸引老人

重阳节一大早,家住海淀八里庄地区的何金花老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伴备好两餐饭后就出门了。73岁的她,将参加玉渊潭社区老年康复照料中心组织的植物园游览活动。

一年前,在厚朴社工事务所年轻社工的协助下,20多位经常在“幸福家园”活动的老人组建了互助养老组织——老年自助学堂。这不仅是生活上的相互关心,有特长的老人,通过自荐、他荐,成为摄影、京剧、绘画、英语、计算机老师……与其他老人共同学习。70岁的李贵良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该学堂里最受欢迎的老师。9时整,他将向与他同龄的十几位“学生”教授如何玩儿转相机。

酒仙桥街道出资建设的高家园社区助老服务站开放日的免费服务体验,也吸引了不少社区里的老街坊。,在经历了半年多的空置后,正式委托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商“青松”运营,常设医生、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可随时为老人提供各种健康评估,专业的生活护理和康复理疗等服务。每月1300元的日托服务费用,尽管还有不少老人“嫌贵”,但他们第一次在这里了解到,原来居家养老除了能享受到老年餐桌和便民理发,还可以得到很多专业性的就近照料服务。

上述社区助老服务机构有一个统称,叫社区托老(残)所。据北京市老龄办统计,北京市城乡已先后建设社区托老(残)所4397个。不过,这只是完成了空间的布局。目前,部分托老所闲置,多数托老所混同于社区活动站,为老服务功能尚未完善。

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社区养老将作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过渡“桥梁”。而社区托老所的服务,不能只局限于为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护。

尴尬:定位不清难获补贴

目前,在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日间康复照料的老人已有30多人,最远的住在广渠门,每天早晚由儿女接送。但是,这间大受欢迎的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至今只有10张床位。

“不是我们不愿扩展,而是身份尴尬”,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赵主任坦言。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了不与医院混淆,一般不能设住院床位。

赵主任介绍,现有的10张日间照料床位,还是由海淀区公共委和海淀区民政局协调后,以养老服务创新项目的方式在探索运作的。因此,“照料中心”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床位费”也无从收起。

而遭遇身份尴尬的,不仅仅是玉渊潭一家。

李红兵介绍,虽然社区托老所绝大多数由基层政府,如街道办出资建设,但因为多年来一直定位不清,缺乏专业人员和服务,总体运行状况欠佳,在养老服务市场当中,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身份。

目前,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统计的406家养老服务机构只包括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和养老院,尚不包括社区托老所。而一些公办民营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像养老院一样,按月收费。李红兵表示,这些费用只能是按服务项目打包收费。

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使有些托老所通过改革已经承担了社区养老服务,但由于身份尴尬,难以像养老机构那样享受政府补贴和支持。“这也是阻碍很多社区托老所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路:政府扶持社会运营

北京市老龄办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纯老年人户人口已达到45万人,他们多数是空巢或独居老人。

李红兵认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刚刚浮出水面,需求明显,但缺乏市场规范。

为此, 政府首先要定出标准,给市场一个准确的定位。其次,制定扶持政策,培育专业化的队伍,为社区养老提供服务。李红兵认为,社区托老所应由政府协调空间,投资建设。但关于社区托老服务准确对接老人需求的问题,应交由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

经过一年的尝试,西长安街的老年自助学堂终于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将面向街道十几个社区,公开招募“学员”和“老师”。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得到了好消息,“老年康复照料中心”的日间照料床位有望获得身份。计划明年由政府资助,增扩床位。

在李红兵看来,社区托老所未来有望向两种模式发展。一是做成能住宿的托老所,相当于进入社区的小型养老院。另外一种,兼顾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当于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的中介和展示平台。在那里,可以引进包括医疗保健、康复理疗、营养配餐和精神慰藉等老人需要的所有服务”,李红兵说,今后,社区里的养老服务,主要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或志愿者提供,但当市场和公益行动都不能解决时,“政府需要兜底”。

据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社区托老所的身份和定位,争取尽快对社区托老所做出明确的政策支持。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