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高血压综合管理策略专家谈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时间:2014年11月04日    点击数:    5星

 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血管预后。当前我国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现状如何?实施综合管理应采用何种方式?综合管理有哪些具体措施?适值第二十五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召开之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现状

霍勇教授: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例如,与遗传有关的代谢疾病、肾脏疾病和肥胖等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这些危险因素。目前在高血压患者中有1/5~1/4伴有糖尿病,还有1/3伴有糖代谢异常,因此总计有60%~70%的高血压患者存在糖代谢问题。另外,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肾脏疾病,引起微量蛋白尿增加,并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人们还认识到高血压不仅引起血压升高,还可引起血管壁变化。由此可见,多种危险因素常伴随高血压出现,并相互影响,共同进展,从而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

孙宁玲教授:针对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有多项调查。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2项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达85%以上,高血压合并≥3项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达50%以上。高血压常合并血脂紊乱、代谢紊乱和糖代谢异常,这些危险因素会增加心脑血管病变风险。

因此,在防治高血压时,应在降压的同时对危险因素进行管理。

多因素综合管理需要以控制血压为核心,多部门合作实施

霍勇教授:高血压防治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管理,然而目前对遗传相关因素尚无法控制,对吸烟、肥胖等因素也较难控制。因此,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既需要强调多因素共同干预这一总体概念,更需要强调以控制血压作为核心。从测量方法、患者接受程度、治疗方法和改善预后来看,以控制血压为核心来带动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这样的方式更加合理、重要且简单可行。这一方式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尤为重要,因为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发生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欧美国家,危害也更大,更应通过以控制血压为核心,带动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

孙宁玲教授:第一,卫生主管部门应认识到高血压危害的严重性。第二,医学专业学术团体应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第三,医生应了解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风险,并告知患者,促进患者自我管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呈增加趋势,只有卫生主管部门、医学专业学术团体、医生、患者共同努力,才能对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实施全方位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具体措施

霍勇教授:第一,要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我国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第二,切实可行地提高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第三,高血压控制要结合中国国情,选择适合中国人群的药物,推动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第四,要根据中国高血压人群的特点,制定更合适、更有效的高血压防治策略。例如,中国人群高血压多为盐敏感型,从治疗来看还难以判断其意义,但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线索。再如,中国高血压人群有较高比例为H型高血压,即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些患者在降压时应适当补充叶酸以预防卒中。

孙宁玲教授:医学专业学术团体应组织对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第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公众知晓现状和危害,并理解现状与控制目标的差距。第二,针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第三,促进医患沟通,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第四,通过宣教和义诊,推动患者通过家庭血压监测实现自我血压管理。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