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近四十万人不知病情 艾滋病防控任务艰巨

来源:    时间:2014年12月01日    点击数:    5星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尽管过去人类防治艾滋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抗击艾滋病的任务依然艰巨。据统计,我国累计报告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达四十多万,但是,实际感染人数会更多,由于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较长,一些感染者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病情。同时,男男同性传播成为防控重点。

艾滋病毒是世界上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有353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截至目前我国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49.7万,死亡人数15.4万。尽管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抗艾疗法,但是艾滋病毒有高度的变异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积极宣传,预防和干预,以及完善监测和检测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艾滋病流行模式存在差异,中老年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而男男性行为人群目前已成为我国预防艾滋病疫情扩散的防控重点之一。该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要比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至少高4倍。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干预措施。比如,进行安全的性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远离毒品等等。

完善的HIV检测监测系统,有利于感染的早期发现。由于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实际上还有许多感染者并不了解自己的病情。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李在村在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的采访时表示,感染HIV后,有可能平均5到8年没有明显症状,感染者只有去化验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病毒。很多人都是在患病晚期才发觉,比如说得了肺炎总是治不好,老拉肚子,这时去医院检查,才查出来是艾滋病。易暴露于艾滋病病毒风险的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应做好防护工作,一旦暴露于病毒,应尽早监测。

对于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而言,尽管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达到完全治愈,但是鼓励患者尽早积极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更好保存和恢复身体的免疫功能,减少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载量,获得长期存活。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感染他人的几率,从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防治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生理、病理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艾滋病,更要从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去共同关注。

李在村说,过去由于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不到位,对艾滋病比较抵触和恐惧,对艾滋病患者存在偏见,形成谈“艾”色变的心理。事实上,现在我们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已经很明确。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且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不易存活,离开人体几个小时后就会失去活性,所以,像拥抱、握手等社交行为,不会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而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淋雨等也不会传染本病。但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患者的卫浴用品,如牙刷、牙杯、毛巾等应该专人专用。此外,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李在村希望人们可以对艾滋病患者少一些偏见,给予他们更多关怀,让他们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全社会应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