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我们的科学健康素养何时才能抓起?

来源:    时间:2015年03月13日    点击数:    5星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分析显示:人的健康与长寿,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个人自身的健康素养对健康影响巨大。而调查显示,九成中国人尚不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中国慢性病发病人数正呈现出井喷的状态。这不仅让人担忧,我们的科学健康素养何时才能抓起?

古人都有未病先防的理念,而现代人却认为健康保健是老年人的事情。即便是有未病先防的意识,也缺乏科学的做法,于是就出现全国多地幼儿园“乱喂病毒灵”的情况,一生病就打点滴和滥用抗生素的做法,众多保健品广告招摇撞骗、夸大其辞,具有太多的误导性。

由于民众对健康和疾病缺乏科学的认识,造成民众盲目迷信医疗技术,不能正确看待医疗的作用,同时也催生出医生过度医疗的医疗乱象,最终加重了医患关系紧张。因此,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需要具备医学素养,这样才能合理利用有效的医疗资源,同时也让民众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但是,什么样的素养才称之上“科学”?对此,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认为,科学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力,二是判断力,三是阅读力。科学的健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是遵循“顺其自然”,讲求有病治病,没病防病,防病要科学,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与行动。

首先,科学的健康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健康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家庭开始。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最好不要在家里吸烟,不挑食、偏食、不吃剩饭;指导孩子积极参加公共劳动,热爱自然,加强锻炼;杜绝不良的人生活习惯。

其次,学校的教育中要贯穿健康教育。此前就有专家提出,希望大学教育中普及医疗知识,再由这些大学生将学到的医疗知识传递到社会当中。这个提法能不能实现尚不可知,但是学校至少要从食品健康到人的身体卫生,公共卫生意识方面培养孩子的认识力、判断力和阅读力,使他们长大后对一些关于健康的提法具有辨别力。比如传统所说的“饭后吃水果”、“饭后百步走”,但是吃什么水果,吃多少,怎么走?如果本身就营养不良,饭前吃水果就会影响“饭量”,把胃占了,主食也就不可能摄入很多,那么怎么保证营养综合摄取呢?但对于肥胖者而言,饭前吃水果可能有好处,因为控制了食物的摄入量。这就是健康素养的培养。

第三,政府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科普的传播是很重要的,目前,目前我国所谓的“科普”铺天盖地,但是误导性也很强,因此,我们需要投入费用和人员,由中立的团体以普及公共健康素养的目的去做,政府机关也好,有关部门也好,甚至是公益广告必须是公益性极强。

从社会层面来讲,整个社会要形成一种敬畏生命、崇尚科学的氛围,不要由于医学科学素养缺失就把怨恨撒向医护人员,做出惨痛的、违法的事情,像杀医、杀护等。

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疾病的预防上,而不是疾病的治疗上。

尽管健康教育比治疗疾病产生的直接效益低,但是对于整个国家,预防的远期效益远大于治疗,这关乎整个民族的素质,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我们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让国家的健康事业得到发展和腾飞。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