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慢性丙肝的无干扰素治疗方案克服了门静脉高压对病毒学应答的影响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5年09月29日    点击数:    5星

门静脉高压是慢性丙型肝炎(CHC)相关肝硬化患者中聚乙二醇干扰素(IFN)/利巴韦林病毒学应答的最强预测因素。2015年9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无IFN治疗方案能够克服门静脉高压对病毒学应答和病毒动力学的消极影响。

背景:门静脉高压是慢性丙型肝炎(CHC)相关肝硬化患者中聚乙二醇干扰素(IFN)/利巴韦林病毒学应答的最强预测因素。

目的:旨在调查临床试验外,接受无IFN治疗方案治疗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对病毒学应答的影响。其中,门静脉压力是通过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进行评估。

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56名CHC和肝硬化患者,这些患者在开始无IFN治疗方案前都经行了HVPG测量。患者接受了为期12~24周的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32人)、利巴韦林(12人)或西咪匹韦(11人)治疗,或者西咪匹韦联合达卡他韦(1人)治疗。

结果:分别有41人(73%)和31人(55%)的肝静脉压力梯度值≥10mmHg和≥16mmHg。具有门静脉高压和不具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间,治疗方案的分布和时间是相当的。与不具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相比,具有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较低,而胆红素水平、INR、MELD和肝功能Child-Pugh得分等较高。重要的是,对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和病毒动力学,以及研究结束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96%,54/56)没有受到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抗病毒治疗改善了肝硬度、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

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无IFN治疗方案能够克服门静脉高压对病毒学应答和病毒动力学的消极影响。肝硬度和血小板计数的改善能够反映无IFN治疗的抗门静脉高压的作用。


英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179884

(选题审校:李慧博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