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从护士到院士 她的心中只有患者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7年07月06日    点击数:    5星

韩雅玲是全国知名的心血管权威专家,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与那些顺风顺水的医生相比,她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多次“变不可能为可能”:从部队被保送上了医科大学后,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的底子,却以全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33岁身为“妈妈”读硕士,38岁读博;两年时间英语从只听得懂“OK”到对答如流……从护士到院士,韩雅玲是如何完成“长征”的?

漫漫求学路

如今,韩雅玲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成果卓著,获得的奖项不胜枚举。不过40多年前,她还是一名护士。

1973年,身为实习护士的韩雅玲第一次抢救的病人就是一名白血病病危战士。战士全身流脓,气味呛人,谁见谁躲,连家人也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韩雅玲却夜以继日照顾他。临终时,战士拉着韩雅玲的手说:“你就是我的家人。”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悲悯,也坚定了自己做一名真正医者的决心。

1974年,韩雅玲立了功、提了干。所在分部选了5名女干部到领导岗位上工作,这意味着她们可以连升数级。5人中唯有韩雅玲不接受。她说:“我想上学读书,学本领,将来给战友们治病。”组织找她谈了五六次话,非但没有说服这个“倔丫头”,还被她的这股劲儿打动了。第二年,韩雅玲被保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毕业时,她的成绩在全年级400多人中位列第一。

虽然医科成绩不错,但对于没上过初高中就直接上大学的韩雅玲来说,仍面临综合知识基础差的难题。1983年,她被组织推荐参加军区与中国医科大学联办的“提高班”学习。第一次听英语课,老师问她听懂了什么?她如实回答:只听懂一个“OK”。

“组织培养我,我不能让组织失望。”靠着这个简单朴素的想法,韩雅玲在学业的道路上奋起直追。那年的数九寒冬,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她让出差的爱人锁上房门,自己顾不上做饭、烧火墙,每天只啃馒头、吃咸菜,穿棉衣、戴棉帽“全副武装”御寒,一遍遍地听着英语磁带,背诵着一段段英文……

毕业前一堂英语课上,老师连提8个问题,韩雅玲对答如流。老师用英文对同学们说:“你们班有个同学,起初只能听懂一个词‘OK’。经过两年努力,她的进步惊人,她所花的功夫都是从休息、吃饭、娱乐时间里挤出来的。”

“不要在乎起点,因为要到达的是终点。”韩雅玲说,“曾经有人问我,对于成功的最大感悟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坚持’。”

1986年,33岁的韩雅玲报考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她在10名上线考生中总分第一,但基本条件却并无优势:工农兵大学生、年龄大,还是个妈妈。两批复试名单都没有韩雅玲的名字,万分焦急中,韩雅玲给学校写了3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一个月后,当韩雅玲接到“速来复试”的电报匆匆赶到学校时,她发现,走廊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人。有人告诉她,这次复试是特意为她设立的。后来,韩雅玲才知道,导师祝善俊教授看到信后非常感动,多方反映情况,时任校长程天民院士在学校招生满额的情况下,专门从总部又要了一个名额。

韩雅玲不止一次地说:“组织如此识才、用才,我唯有用勤奋回报。”1986年,韩雅玲在第三军医大学读研时,基础实验时间紧、经费少,赶上周末、节假日还买不到实验用血。为了节省时间,韩雅玲就找护士抽自己的血,一次就是二三百毫升。护士说:“还从没见过这么干的,抽自己的血做实验。”

做临床试验时,X光机长期照射,韩雅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很多。导师劝她,别玩命了,等白细胞和血小板升上来再工作。韩雅玲却说,那就来不及了,边吃药边做吧。给病人做运动实验,医院没有电梯,瘦弱的韩雅玲就把心衰患者搀下楼、背上楼,几十个病人就这样一次次被她背到楼上。

1991年,38岁的韩雅玲考上了第二军医大学的博士。攻读博士期间,韩雅玲比同学大十多岁,体力、精力都开始下降了,可凭着一股勤奋劲儿,她的论文被评为第二军医大学首届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导师陈思聪教授说:“韩雅玲是我的第一个女博士,也是我带过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1994年2月份,正在第二军医大学攻读博士的韩雅玲突然接到通知:任命她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她不知道,之前回院作职称晋升答辩时,她的出色表现给军区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组非常满意,给她专业及外语评了两个“A+”。后来,又极力向医院推荐,破格任命她为心血管内科主任。于是,41岁的韩雅玲成了医院当时最年轻的科主任,也是全军最年轻的心血管内科主任。

就在韩雅玲走上科主任岗位之初,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还是个小科室,只有30张床位,学科基础非常薄弱。为了带领科室发展,已逾不惑之年的韩雅玲跑遍国内几十所医院,先后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获取最前沿的医疗知识,掌握最新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而后,她又成立了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创建了独立的手术室,并引进血管造影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仅用6年的时间,韩雅玲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就完成了从医院普通科室到全军“重中之重”研究所的跨越式发展。

1997年,原沈阳军区落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要求,准备任命韩雅玲为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韩雅玲却一再推辞,“怕误了科研、误了患者”,最后“不任常委,不管行政”的要求得到满足,她才同意兼职。

每次获奖,韩雅玲习惯把奖励费的大头儿给科里做科研费分给学科骨干们,拿出一份捐希望工程,剩下的孝敬老人,唯独没有自己的。2000年,中央军委给韩雅玲记一等功,5000元奖金她也是这么安排的。

2001年,第四军医大学硕士毕业的徐凯分配到心血管内科。韩雅玲发现,读研期间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多项基金课题的徐凯是个好苗子,便指导他攻读了博士学位,2007年又帮他联系好了到美国研修的机会,还为他争取到了助学金。如今,学成归来的徐凯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

事实上,就任科主任以来,韩雅玲已先后帮助10余名骨干医生联系出国研修。在他们学成归来后,她又想方设法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不计“小我”,以成“大我”。韩雅玲有很多不在乎的东西,也有顶顶在乎的东西。1995年,韩雅玲接受了一次大手术,身体十分虚弱,医生叮嘱她至少要休息3个月。可术后仅7天,一位86岁的老人突发心肌梗死合并休克,连续数小时神志不清,无奈,医生和家属一起来向韩雅玲求救。给如此高龄的垂危老人做心脏手术,风险可想而知,更何况当时韩雅玲的体力尚未恢复,大家都劝她别冒险,但她却说:“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作为医生,应当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续患者的生命。”4个多小时手术完成后,患者得救了,身穿几十斤重的防护铅衣、长时间在X线下操作的韩雅玲却因虚脱晕倒在导管室。

有一年,一名右冠动脉100%堵塞的危重患者,从内蒙古慕名来到总医院。当时,韩雅玲由于长时间做手术,膝关节积液已不能长久站立。可为了救治病人,她硬是让人抽出膝部积液注入激素。手术时,年过半百的韩雅玲不得不站在病人右侧身旁,跨过病人躯干部从其左侧股动脉操作。这一难受的手术姿势她保持了8个小时,助手换了两拨,片子拍了172张,辐射量是普通手术的20倍。一位专家动情地说:“这是一种自我牺牲,是用自己的命延长患者的命!”

创新不是为了个人名利 而是为了病人

2008年,在美国心脏学会年度大会全球突破性临床研究报告专场上,韩雅玲侃侃而谈,介绍来自中国的最新成果。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被邀请站在这个舞台上,曾经的追赶者站到了领跑位置。

面对掌声,韩雅玲说:“作为临床医生,绝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的出发点绝不能是为了个人名利,而应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了这个基点,才有创新。”

当初,韩雅玲研究发现,国际上第一代药物支架由于载药涂层长期存留,导致血管炎症和血栓发生率增高,且价格昂贵,患者不堪重负。于是,她牵头启动了全球新一代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经过4个国家59家医院的密切配合,研究取得了成功,使患者血栓等发生率较以往降低了43%,也使我国冠心病患者摆脱了对进口药物支架的依赖。如今,这种支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8%,每枚支架比进口的便宜7000多元。

“我的很多创新,不是自己学术研究的需要,而是患者需要。”在心脏病治疗领域,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难度极大,被称为攻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但韩雅玲研究发现,这个“堡垒”有希望攻克。经过上百次实验,她发明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多导丝斑块挤压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还使每例手术的成本节省了近万元。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尽管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但她并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在她眼中,总是“有很多的学生等着去辅导,有很多的创新技术等着去开展,有很多的年轻医生等着去帮助和指导,更主要的是,有很多的患者等着去救治……”这些“很多”,让她的工作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也让她习惯了每天凌晨一两点钟睡觉、早上六七点钟起床的作息。

对于韩雅玲而言,院士只是一种荣誉。她说,医生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只有当一个好医生,才配当院士。只有永远当一个好医生,才能永远无愧于院士的称号。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