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泌尿>>正文内容
泌尿

血尿长达9年不愈 千万小心!

来源:    时间:2017年11月15日    点击数:    5星

早在20 世纪50年代,临床就有采取摘除扁桃体,清除病灶的方法治疗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的报告。80年代随着免疫学的进展,进一步明确了病灶性扁桃体对肾脏的损害。因此,对于病程迁延、反复,间歇血尿的肾小球肾炎患儿,摘除扁桃体,清除感染灶,治疗肾小球肾炎,已成为一种治疗方法。

【病例介绍】

张××,男,14岁。9年前偶然检尿发现尿红细胞增多。无热,无尿少及水肿,无排尿不适等症状。有时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尿红细胞增多,经休息,抗感染治疗后,尿中红细胞减少,但未见恢复正常,断续服中药治疗仍无效。

体格检查:Bp 14/7kPa,发育营养均好,面色红润,无贫血貌,面部及眼睑无水肿,扁桃体Ⅱ°大。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压痕。

辅助检查:RBC 5﹒02 ×10 12/L,Hb 140g/L,尿常规:蛋白阴性,RBC 10~20/HP,WBC 1~2/HP,管型阴性,尿比重1.030,尿RBC 形态:畸形占70%,血BUN 3mmol/L,Cr 66μmol/L。TAG:60g/L,38g/L,22g/L。双肾B 超大小、形态均无异常。

入院诊断:血尿待查

【治疗措施】

1﹒因血尿长达9年不愈,要求摘除扁桃体,去病灶治疗。入院后除常规检查,并做扁桃体激发试验(超短波刺激)阳性。抗感染治疗两周。

2﹒于住院中行扁桃体摘除术,术后即出现暂短肉眼血尿,但经休息,抗感染治疗,两周后肉眼血尿消失,镜下血尿持续2~3个月消失,随访数年尿化验及肾功检测正常。

【诊治评述】

1﹒该患儿在发病中无典型的水肿、少尿、高血压的病史,只是偶然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超过正常范围,为镜下血尿。根据患儿无任何自觉症状,双肾超声检查,其大小、形状、输尿管和走行均无异常,通过超声检查已可除外肾肿瘤、结石、肾发育畸形等所造成的血尿。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70%为畸形细胞,因而确诊为肾小球肾炎。

既住认为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往往与感染源的存在有关。通常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常出现典型的症状。随着病原学的变迁,病毒、支原体也可成为肾小球肾炎的感染原,而临床上常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多以单纯血尿为主要症状。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的深入研究,肾活检的开展,给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

2﹒该患儿血尿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加重,经抗感染、休息等治疗后逐渐好转,扁桃体经用超短波刺激血尿加重,这提示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和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扁桃体作为病灶,继发肾脏结构的改变,使血尿迁延不愈,清除病原、消除抗原抗体对肾脏的免疫反应,使肾损伤恢复。

3﹒该患儿病程长达9年,经综合治疗未见好转,除单纯血尿外,无其他合并症,肾功正常,既往又无出血性疾病,故适于摘除扁桃体。术后随访观察也证明了血尿消失,疗效显著。

4﹒摘除扁桃体,要作扁桃体激发试验,其中有扁桃体按摩,超短波刺激,透明质酸酶试验,可选用任何一项进行试验。扁桃体摘除前应请喉科医生检查扁桃体大小,判定有无急性炎症、粘连等,并在术前一周抗感染治疗。术中切除扁桃体应送病理检查,并作细菌培养,病毒分离,以判断其病原的种类。该患儿术中顺利,术后出现肉眼血尿,这是由于术中刺激了扁桃体,因而使血尿加重。这也进一步证实其发病与扁桃体病灶,有明显的关系,表明摘除扁桃体是必要和正确的。

【临床经验】

1﹒血尿为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发病原因很多,诊断比较困难。诊断时一定要详细地询问病史,了解疾病发展经过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还要做肾盂造影,双肾 B 超。观察尿的红细胞形态,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帮助很大,有条件时一定要做。其方法简便,有实用价值。

2﹒扁桃体术后要保护好创面,防止术后出血。

(白桂珍)

来源:《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
作者:袁 壮 薛辛东
参编:吴保敏 吴荫云 孙梅 刘春峰 于一兵
页码:425-427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