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超7成医护败给负面情绪 自我救赎并不容易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8年06月29日    点击数:    5星

众所周知,情绪变化对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生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不良情绪,压抑或者放纵都非明智之选,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抑郁。尽管在当今社会,医生是个令人向往的职业,但繁重的工作压力使近半数医生遭遇“职业耗竭”。逆转这种“被掏空”的疲惫感,还应从情绪调节下手。

近日,某医生调研平台在网络上发起了名为“医护们的情绪都还健康吗?”的话题,旨在调查医护人员的情绪状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该平台最终共收到829份有效调查问卷。

一、医护们的情绪状况如何?

在参与调查的医护中,有61.17%的医护表示对当前的学习工作状态不满意。年轻医生认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他们距离独立开展临床工作的时间更长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考核压力。而有资历的医护们不仅要承担高强度的临床工作,同样也面临各级考核的压力。

二、情绪对医护工作的影响

作为普通人,很难在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更何况是需要高精尖技能操作的医生们。可是医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容许发生任何差错,而医护们在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工作往往承担很大的风险。

在调查中发现,75.67%的医护们表示会偶感抑郁憋闷,无法集中精力工作;65.96%的医护甚至承认,曾因为情绪问题而影响过工作。

三、自我察觉和自我救赎

当负面情绪来袭时,有63.47%的医护表示,可以在当下察觉到情绪方面的问题;而36.53%的医护表示,会在事后察觉到情绪问题。

而当负面情绪发生时,医护们又是如何自我消化的呢?37.40%的医护选择暂停手头的工作,一个人静静,避免因情绪导致差错;31.03%的医护则是选择自我救赎,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调节负面情绪;但也有28.91%的医护当做一切都没有发生,照常工作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只有2.65%的医护会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医护们奔波在临床一线岗位,每天需要处理各种病患险情,但他们并不是机器人,也会有急躁、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如果放任不管,当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后果将是医护们无法承受的。

四、医护们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一名辽宁丹东的护士说:希望医院给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情绪发泄平台,及时调整不良心态。

一名山东日照的护士说:适当提高医护待遇,同工同酬,不要分三六九等,减少考核。

一名河北邢台的医生说:减少工作量,适当提高假期也对缓解负面情绪有帮助。

一名山西太原的医生说:定期在院内开展心理咨询讲座,给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一名吉林长春的医生说:从法律层面,更多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情绪确实会对医护的工作产生实质影响,而因此发生的工作疏忽又反过来使情绪更加低落消沉,如此造成恶性循环,对医护的身心健康和患者的诊治结果都有不利影响。

医护人员应直面自己的不良情绪,积极调整,遇到自己不能消化的情绪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社会各界应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给他们更多尊重和理解,为他们创造一个更舒适、更和谐的工作环境。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