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你痛所以我痛”大咖讲述叙事医学的神奇之处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8年09月12日    点击数:    5星

“推动叙事医学的发展,让医生学习见证患者的苦难。”这是8月31日第二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韩启德院士的讲话,不难看出他对叙事医学寄予厚望。值得高兴的是,就在此番讲话后的第4天,一本专门讲述“叙事医学”的杂志闪亮登场,这给医生们了解并践行叙事医学创造了契机。

9月4日,《叙事医学》杂志在北医三院举行了首发式。我国多位国内践行叙事医学的大咖亲临现场,分享了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生的温暖故事,以及有关叙事医学写作的理念、经验和方法。

北医三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首先分享了她与患者之间的小故事。一对求子10年但两次妊娠均发现染色体异常的夫妇,2013年找到乔院长。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乔院长邀请他们试一试新方法。为了得到健康的孩子,他们甘愿冒险。

虽然成功进行了胚胎移植,但在孕中期发现胎儿有一个染色体出现小片段串联重复。为此,夫妻二人忧心忡忡,许多医生建议他们做引产。但是乔院长认为这个孩子健康的可能性相当大。她对夫妻二人说到:“希望你们留着这个孩子,如果有问题的话,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去承担这个抚养的后果。”这句话让夫妻很是感动,最终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出生后十分健康。不久前,这个丈夫还带着孩子来感谢乔院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乔院长表示,她出了手术室,从北医三院走到医院生殖中心的路上,忍不住落泪了。能有这个结果,太不容易了。是这个爸爸的信任和支持,使得我们能够一起努力去探索这个技术,使得我们最终留下了这个孩子。

作为一个医生,乔院长经历过很多感动的时刻。她说,有了《叙事医学》杂志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推动医生在“修医德、行仁术”方面做得更多,既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战胜疾病的勇气,也让医患更多地互相理解和尊重。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郭莉萍教授将担任杂志副主编,她介绍了叙事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最早要追溯到2011年11月4日,由韩启德院士召集的叙事医学研讨会。这次会议之后,叙事医学在我国才开始从一个陌生名词逐渐转化为一种医学实践。

韩启德院士认为,叙事医学首先是强调医者的叙事。因为医学的对象是人,目的是要解除患者的痛苦,不仅仅是肉体的痛苦,也包括精神上的痛苦,所以医学必须叙事。“叙事医学有助于落实和体现医学人文,是医学人文的组成部分。” 韩启德这样定义叙事医学,并建议医护人员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平时的临床工作。

作为“无心插柳”走上了叙事医学道路的医生,殳儆分享了自己的医学写作经历。她的叙事写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生命的离去”,有“人之初”,也有自己临床工作中的点滴思考和感悟。“我是一个ICU医生” ,是她每一篇文章的开头。她说,“这是我的身份、立场和视角;也是我的执念、焦灼和骄傲”。

医学专业性太强,医疗叙事具有难点:一是如何简单通俗、尽可能用科普的语言描述复杂的过程;二是要写医疗的难度,不写医生的辛苦,用文字描写技术的难度;三是保护患者隐私,运用精确的专业术语,叙事有温度,理性不煽情。

叙事医学的确涉及不少技术性和方法学的问题,不过,韩启德院士强调说,“最根本的还是医者仁心的问题”。叙事医学并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它的存在与临床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医生们应先学会倾听,融入患者的生命,产生共情和共鸣,将医学人文真正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