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妇产>>正文内容
妇产

怀孕初期吃了非甾体抗炎药 孩子还能保住吗?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8年10月16日    点击数:    5星

近年来,女性患者对优生优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治疗用药显得更为复杂。据悉,非甾体抗炎药是孕妇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既往研究表明,妊娠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增加流产风险。

虽然结果有所不一致,但是已经确定相关的机制: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前列腺素对于胚胎成功着床必不可少。着床异常会增加流产风险。

2018年9月,发表在《Am J Obstet Gynecol.》的一项队列研究,检测了孕早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流产风险的影响,尤其是使用的时机和时长。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对象为加利福尼亚北部凯萨医疗机构怀孕的成员,这些孕妇成员(1097人)在怀孕初期招募,入组时的中位孕龄为39天,从而最佳确定流产数,包括早期流产(在流产研究中经常缺失)。

基于非甾体抗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相似的适应证)的使用,研究人员构建了3个队列: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女性、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女性(适应证对照)、既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也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女性(非暴露对照)。所有符合条件的女性,63%参与到研究中。通过电子病历记录数据和直接采访参与者确定流产。具有左截断调整的Cox成比例风险模型,用于检测与妊娠期非甾体抗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流产风险。研究人员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因素。

调整了多个混杂因素后,包括产妇年龄、既往流产史、复合维生素的使用、饮用咖啡、妊娠期吸烟,研究人员发现,与非暴露对照(调整HR,1.59)和对乙酰氨基酚使用者(调整HR,1.45)相比,妊娠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流产风险统计学显著增加相关。风险大部分是由于受孕前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调整HR,1.89),具有统计学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非甾体抗炎药使用≤14天的调整HR为1.37,非甾体抗炎药使用≥15天为1.85。

此外,研究发现,与早期流产(孕龄<8周)的相关性较强:调整HR为4.08。体重指数较低(<25kg/m2)的女性(调整HR,3.78)比体重指数较高(≥25kg/m2)的女性(调整HR,1.03),更容易受到受孕前后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表明,控制了适应证造成的混杂因素影响后,受孕前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增加流产风险,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

此外,体重指数较低的女性更容易受到胚胎着床前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影响,但这必须在将来的研究中予以证实。

妊娠期是个特殊的生理阶段,药物在孕妇体内发生的代谢和药效变化也与非妊娠期有明显差异,药物还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为代谢产物后作用于胚胎,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妊娠期用药一定要慎之又慎。

上述研究明确,受孕前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增加流产风险,且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因此受孕前后女性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用药,药物选择及剂量控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诊疗意见。

英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9890124

(选题审校:林巧楠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