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学影像难共享 技术问题还是利益纷争?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8年11月06日    点击数:    5星

当前,过度医疗是老百姓的心头恨,尤其是花钱比较多的各种“片子”。常见病还好说,稍微遇上点难看的病,一般都得去几家医院后才能确诊,问题就来了,即便是相同的检查,不同的医院都得重新来一遍,花费成百上千元重拍,这其中折射出影像共享难题。

在大城市大医院里,我们不乏能看到在基层得不到准确诊断的患者。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挂上大医院的专家号,拿着在基层医院的各种“片子”找医生诊断,结果刚给医生掏出袋子里的胶片,却被告知不能用,还得重新排队做检查。这让这些本不富裕的患者颇为无奈,又得花不少钱。

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提出,制定相关信息数据标准,尽快实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共享。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2016年,《关于开展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

然而,文件如果不能执行到位的话,等同于一张废纸。在实际操作中,影像共享难上加难。

由于医院各自选择不同的信息系统,制式不一,接口不一,信息难以互联互通,互为“信息孤岛”。当然,这些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顾虑都可以通过技术解决。但现如今真正无法解决的或许是医院不愿意放弃影像检查产业链条上的利益。一旦和其他医院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很有可能因此流失病人。

众所周知,医疗影像已成为目前疾病诊断,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必备检查数据,于是医院不断地引入X光、B超、CT、MRI、内窥镜等设备。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影像检查就成为了医院收入较为可观的部门之一。毕竟在如今公立医院大多数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影像检查的利益或许影响着公立医院的生存。

当然,动辄数百上千万元影像设备采购链条上的灰色利益相关方,或许也是影像共建共享的“绊脚石”,有多少设备推销员、医生、主任、甚至院长因此而锒铛入狱,看看媒体报道就知道了,或许这一点老百姓也心知肚明。一旦交给第三方,这些就都难以染指了。

要实现影像信息互联互通,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还需再接再厉!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