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可影响死亡率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9年02月22日    点击数:    5星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最佳的抗血栓治疗仍受争议。虽然推荐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但会根据患者特征使用单抗血小板治疗或口服抗凝药,该方案是否会影响临床结局未知。2019年1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分析。

目的:FRANCE TAVI(法国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法国全国性注册登记研究。本研究旨在鉴别长期全因死亡率和早期生物瓣膜功能障碍(BVD)的独立相关性,其定义为假体梯度增加≥10mmHg,或新梯度增加≥20mmHg。

方法:为了考虑缺失值,进行了多重填补。逐步多变量Cox回归和逻辑回归分别用于全因死亡率和生物瓣功能障碍。也进行了仅保留具有完整数据患者的敏感性分析。

结果: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12804名纳入到注册登记的患者中,总共11469人在已知抗血栓治疗下出院存活,并分析了死亡率(平均±SE年龄:82.8±0.07岁;逻辑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17.8±0.1%;平均随访495±3.5天)。总共2555名患者进行了至少2次超声心动图评估,并符合生物瓣膜功能障碍评估。三分之一的患者具有房颤史,同样比例的患者出院时口服抗凝剂(3836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都与死亡率不独立相关。男性性别(调整HR,1.63;95% CI,1.44~1.84;P<0.001)、房颤史(调整HR,1.41;95% CI,1.23~1.62;P<0.001)、慢性肾衰竭(调整HR,1.37;95% CI,1.23~1.53;P<0.001)与死亡率最强烈独立相关。出院时抗凝(调整OR,0.54;95% CI,0.35~0.82;P=0.005)和非股动脉方法(调整OR,0.53;95% CI,0.28~1.02;P=0.049)与较低的生物瓣膜功能障碍率独立相关,而慢性肾衰竭(调整OR,1.46;95% CI,1.03~2.08;P=0.034)和假体尺寸≤23mm(调整OR,3.43;95% CI,2.41~4.89;P<0.001)可产生较高的生物瓣膜功能障碍风险。

结论:3年随访时,性别、肾衰、房颤最可影响死亡率。相反,抗凝(多数治疗房颤)可降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膜功能障碍风险。

英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30153483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