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呼吸>>正文内容
呼吸

PD-L1低表达晚期NSCLC: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也能带来生存获益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9年06月05日    点击数:    5星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备受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和PD-L1抑制剂的问世,更是彻底改变了基于铂类化疗的传统晚期NSCLC治疗模式。

已经证实,PD-1和PD-L1抑制剂一线治疗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50% NSCLC患者,生存获益显著。2019年5月,发表在《Lancet》的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期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能否为PD-L1 TPS≥1%人群带来生存获益。

PD-L1 TPS≥50%的晚期NSCLC 帕博利珠单抗生存获益肯定

当前,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治疗愿望。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其中最闪耀者莫过于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PD-1和PD-L1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松开患者体内的免疫刹车,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理念。

研究已经证实,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可改善未经治的PD-L1 TPS≥50%的转移性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那么,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是否适合PD-L1 TPS≥1%的NSCLC患者呢?

多中心3期研究:PD-L1 TPS≥1%人群均有显著生存获益

发表在《Lancet》的该项研究,调查了PD-L1 TPS≥1%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的总生存期。

这项研究在32个国家的213家医疗中心进行。患者的入组标准为:既往未经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年(≥18岁)患者,无敏感性EGFR突变或ALK易位,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预期寿命3个月或以上,PD-L1 TPS为1%或以上。

电脑产生随机数字并集中控制,通过交互式语音应答与综合网络应答系统确定方案分配,根据入组地区(东亚vs其他地区)、ECOG体能状态评分(0 vs 1)、组织学(鳞状vs非鳞状)、PD-L1 TPS(≥50% vs 1~49%)进行分层。

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3周,直至35个周期;或基于铂的化疗,4~6个周期。

首要终点为意愿治疗人群中,TPS为50%或以上、20%或以上、1%或以上的患者的总生存期(单侧显著性阈值,P=0.0122、0.0120、0.0124),如果结果具有显著性,则次第评估。

2014年12月19日~2017年3月6日,1274名患者(男性902人,女性372人,中位63岁(IQR,57~69))被随机分配到帕博利珠单抗组(637人)或化疗组(637人),并纳入到意愿治疗人群。

599人(47%)TPS为50%或以上,818人(64%)TPS为20%或以上。截止到2018年2月26日,中位随访期为12.8个月。

在所有3类TPS人群中,与化疗组相比,帕博利珠单抗组的总生存期显著延长(≥50%的HR,0.69,P=0.0003;≥20%的HR,0.77,P=0.0020;≥1%的HR,0.81,P=0.0018)。

不同TPS人群,帕博利珠单抗vs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0(95% CI,15.4~24.9)vs 12.2(95% CI,10.4~14.2)个月、17.7(95% CI,15.3~22.1)vs 13.0(95% CI,11.6~15.3)个月、16.7(95% CI,13.9~19.7)vs 12.1(95% CI,11.3~13.3)个月。

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组分别有113/636人(18%)和252/615人(41%)发生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分别造成13(2%)和14(2%)人死亡。

获益风险特征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可扩展至作为PD-L1 TPS较低的无敏感性EGFR或ALK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期待免疫治疗能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无论贫富

上述研究结果证实,在所有3类TPS人群(TPS≥50%、≥20%、≥1%)中,帕博利珠单抗组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化疗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支持帕博利珠单抗作为PD-L1 TPS≥1%患者的一线用药。

据悉,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美国 FDA 已经批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无 EGFR或ALK基因突变、PD-L1表达阳性(TPS≥1%)的 III 期不可手术或不适合放化疗治疗或转移性NSCLC患者。

对于肺癌治疗,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后的一场革新。但评价或使用一个药物往往不仅要考虑安全性和疗效,费用高低也是决定其应用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免疫治疗费用昂贵,不少患者难以承担,希望这种治疗药物能早日进入中国医保,造福更多的患者。

英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30955977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