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胆囊炎被误切肝管2小时微创变9小时开腔 过度苛责犯错医生结局是医患双输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20年10月26日    点击数:    5星

内科专家张孝骞教授曾言:“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确实,写程序的搞错了,大不了抹掉重来;做零件的搞错了,大不了扔了重做;司机撞了车,大不了重买辆车重考证;医生如果错了,可能就丢了一条人命。理想条件下,医生确实不该犯错。可医生也是人,永远不是神仙,是人就会犯错,医生犯错无法完全避免。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出错的医生呢?

医生术中误切左右肝管 “微创”术后致患者长期持续病痛

最近媒体曝光这样一个案例:患者张某因胆囊炎,接受 “微创”胆囊切除手术,谁曾想主刀医生术中出现失误,误切了左右肝管,转而接受开腔大手术,因切口感染,导致患者术后一年内反复发烧疼痛,具体经过如下:

张某腹部疼痛,被确诊为胆囊炎,入住某医院普外微创科,在医生建议下,接受了“微创”胆囊切除手术。

谁知,术中医生临时告知患者家属“出现胆漏”,需要“开腔手术”,让家属签字后继续手术。原计划2个小时的微创手术,最后变成了9个小时的开腔大手术。

术后经患者家属仔细询问主任医生及查看病志,了解到是因主刀医生术中出现失误,误切了左右肝管,导致微创手术演变为开腔胆肠吻合术(病志中为肝肠吻合术)。

病程记录详细记录了误切的过程:“再次探查肝床,见肝床左侧有胆汁流出,探查可见直径3mm管状结构,其左侧又见一直径3.5mm管状结构,不排除肝外胆道损伤可能,向家属交待病情须中转开腹探查。探查胆总管为肝固有动脉,胆汁流出的左右侧管状结构为左右侧肝管,明确术中肝外胆道损伤,决定行左右侧肝管空肠Loux-en-Y吻合”。

因之前误切的左右肝管处留有支撑管,半年后患者又到医院手术拔除支撑管。术前多种检查显示支撑管留在体内,术中取出却未找到。病历中记载“考虑支撑管已经脱出”,但实际是否脱出不能确认,且手术2个小时都未找到。

因医生不知支撑管去处,当时术后未缝合切口。此后2天出现了严重感染,导致患者反复高烧,疼痛难忍,继而又住院近一个月。自此一年内患者反复发烧,其他三甲医院确诊为逆流后感染。

构成八级伤残 医院赔偿35万

患者认为因医生的失误导致自己受到了伤害,因此将医生告上法庭。

司法鉴定后认为,医院对患者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且与其胆道损伤后肝肠吻合术等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错参与度为60%~90%。患者因肝外胆道损伤行胆肠吻合术,构成八级伤残。

最终,法院判决医院承担90%的赔偿责任,赔偿35万余元。

医生犯错 应根据性质和后果区别对待

医疗太特殊,稍有不慎就是生命的代价。在患者眼里,不犯错是一名医生基本的素质。但医生不是一台精巧的机器,也是凡人,是人就会犯错。有研究显示,医生不但犯错,而且犯错的概率高达15%。那么,应如何对待医生犯错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性质和后果,区分医生犯错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然后再来确定是否可以被原谅。

手术部位错误、手术操作错误及手术患者错误,多是未落实术前核查责任所导致,在国际上是公认的不可饶恕性事件,并将其认定为警讯事件。而医务人员在手术前进行仔细核查,是最基本的义务。

还有一些后果严重的低级错误,也是因为医务人员的不负责任所致,比如发错药、输错液等,需要追究医务人员的责任,或者需要改善流程管理,譬如让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帮助提醒和纠错。

具体到上述案例,因主刀医生术中误切了患者的左右肝管,术后医生不知支撑管去处,给患者造成损害,导致患者术后一年内遭受长期持续病痛。最终,医院为医生犯的这些错误付出代价,赔偿35万,可谓是医患双输!

这再次提醒,作为医疗机构,一定要严格恪守医疗核心制度,重视患者安全,不要使其流于形式。因疏于安全保障,造成患者损害,将需为不利后果承担责任。

而有的时候的医疗过失,是受医生水平所限而导致。面对同样的疾病,有的医生能判断出来,有的医生可能就会出现偏差,这种水平的差异有时可通过学习或提高来弥补,但并非全部情况都是如此。这就如运动员一样,博尔特可以每次百米竞赛都控制在10秒以内,但更多的运动员终其一生也跑不进10秒。

还有一些医疗失误,可能并非因医生水平不够,而是源于人体或疾病本身的千差万别。

此外,如果是因为医生无医德和无操守,在金钱的诱惑下,做了一些违背医疗底线的行为,一定要严肃追究并严惩。

因此,在对那些不能宽容的错误问责和处罚的同时,我们应该宽容那些情有可原的错误。

过度谴责犯错的医生 结果是医患双输…

在航空行业,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该法则提醒我们,每一个事故的背后有29个隐患,每一个隐患的背后则有300个征兆。航空行业的文化是,鼓励每一个团队成员上报隐患和征兆,逐渐补漏,系统就会越来越安全。

但当前的医疗体系,却并非如此。当前医疗行业普遍的文化是,谴责谴责再谴责!导致医生们一旦有了过失,既怕被上级领导批评,也怕毁了自己的前程,首先想到的是偷偷地抹掉自己的过失。这种谴责文化导致医生不会直面自己的每一次错误,而是心存侥幸没被别人察觉,更不可能分享给他人引以为戒。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为此买单的既是患者,也是医生自己。

因此,对于医疗系统的安全问题,我们也应该学习航空行业,停止对医生的过度谴责,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系统的改进上来。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