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旅游期间被蛇咬伤不幸离世:如何处理和预防蛇咬伤?
近日,“海南一名女子在旅游期间被蛇咬伤后不幸离世”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蛇类活动频繁的夏季,野外探险、农事劳作或日常出行时遭遇蛇咬的风险显著增加。若不慎被蛇咬伤,应如何做妥善处理呢?
首先,被咬后需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缓慢后退至安全区域。观察蛇的体型、颜色、斑纹等特征,若条件允许拍摄照片,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信息。
扬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谢润平提醒,不同种类的毒蛇,其毒素不同,对应的抗蛇毒血清也不一样。拍下蛇的照片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蛇的种类,及时使用正确的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
谢润平强调,被咬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用清水冲洗伤口。切忌采用影视剧中常见的“用嘴吸毒”“剜除伤口处”等错误方法,这可能导致施救者中毒或加重伤者感染风险。
此外,切忌盲目使用草药外敷。某些植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延误正规治疗。也不要轻信民间偏方,如饮雄黄酒、火烧伤口等均无科学依据,反而加重病情。
杭州市中医院蛇虫咬伤专科主任袁孟达则建议,在送医前可用布条在伤口近心端进行松紧适度的结扎,每隔15~20分钟松开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性坏死。
袁孟达称:“关键要尽快前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咬伤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户外活动需采取科学防护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蛇类多在10时~15时、19时~21时活动频繁,此时段应尽量避免在野外逗留。户外活动时穿高帮靴、长裤,使用驱蛇粉或硫磺粉划定安全区域。清理房屋周边杂草、石堆,夜间使用手电筒照明,避免踩踏蛇类。
倘若不幸遇到蛇时,保持2米以上距离静止不动,多数情况下蛇会在15秒内自行离开。若发现蛇呈现S形昂头、频繁吐信的攻击姿态,应面向蛇缓慢后退,切忌转身逃跑。
掌握科学急救方法,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降低致残致死风险。公众应通过正规渠道学习急救知识,避免盲目施救。医疗机构需加强基层培训,提高抗蛇毒血清储备与救治能力。
唯有科学应对,方能在危机时刻守护生命安全。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参考资料:
“女子被蛇咬伤不幸离世”,被蛇咬伤应如何应急处理?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605A05H9L00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