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上海交大原创科研成果缤纷涌现

来源:    时间:2011年12月11日    点击数:    5星

    1月15日消息 - 在大学的三项使命中,科学研究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是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在要求。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成果,发表了一篇又一篇高水平论文,原创科研成果缤纷涌现。

    贺林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揭示了A-1型短指(趾)症致病机理

    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贺林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揭示了A-1型短指(趾)症致病机理,研究论文《IHH基因点突变通过改变IHH蛋白信号能力和信号距离导致指(趾)畸形》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科研人员不仅阐述了A-1型短指(趾)症发生的分子机制,而且发现IHH基因可能参与指骨的早期发育调控,开拓了IHH基因在骨骼生长发育中新的角色,为现代遗传发育生物学增添新的内容,对肢体和骨骼发育生物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为相关骨骼疾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吴际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小鼠卵巢中的生殖干细胞

    4月12日,《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网络版公布了生命学院吴际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在出生后的小鼠卵巢中发现了生殖干细胞,分离出该生殖干细胞,摸索出适合其生长的培养条件,得到了能长期自我更新的生殖干细胞株。研究团队鉴定了该生殖干细胞株,将该生殖干细胞移植于经药物处理的不孕成年小鼠体内,产生新的卵母细胞,与雄性交配后能生出正常后代。这一发现能为动物生物技术和人类提供卵母细胞新来源,建立性细胞途径转基因动物和开发优良动物品种,对治疗不育症等雌性生殖细胞发生障碍性疾病、避孕药的开发、探索环境因素对生殖发育的影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凡一与等人证实iPS全能性

    利用iP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育出的小鼠“小小”入选《时代周刊》2009年十大医学突破。

    7月23日,《自然》在线刊发了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曾凡一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首次利用iPS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强实验室原钙粘蛋白功能研究取得进展

    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强实验室关于原钙粘蛋白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发表,该研究通过对基因打靶小鼠的表型分析,利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敲入原钙粘蛋白位点,发现一个原钙粘蛋白基因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中间神经元切线状和放射状迁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邓子新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多氧霉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以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邓子新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在多氧霉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领域获得可喜突破,从多氧霉素生物合成全基因簇克隆并获得39个候选基因入手,最终确定了20个必需基因,并成功实现了多氧霉素在异源宿主中的工程化生产,奠定了代谢工程技术产业化利用的基础。

    孟和副教授完成干酪乳杆菌不同生长期蛋白表达参考图谱

    农生学院孟和副教授同合作者在《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发表论文,首次完成了干酪乳杆菌不同生长期蛋白表达参考图谱,分别获得了487±21(对数期)和494±13(稳定期)个蛋白点,并发现了47个蛋白点在对数期和稳定期表现显著的差异表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