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溶血性贫血——第七版儿科学

溶血性贫血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由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以不同程度贫血、反复出现黄疸、脾大、球形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为特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红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和膜蛋白组成。本病由于调控红细胞膜蛋白的基因突变造成膜骨架蛋白(膜收缩蛋白、锚蛋白)单独或联合缺陷。这些缺陷造成红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①红细胞膜双层脂质不稳定以出芽形式形成囊状而丢失,使红细胞表面积减少,表面积与体积比值下降,红细胞变成球形;②红细胞膜阳离子通透增加,钠和水进入胞内而钾透出胞外,为了维持红细胞内外钠离子平衡,钠泵作用加强致ATP缺乏,钙-ATP酶受抑,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并沉积在红细胞膜上;③红细胞膜蛋白磷酸化功能下降,过氧化酶增加,与膜结合的血红蛋白增加,导致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球形红细胞的细胞膜变形性能和柔韧性能减弱,少量水分进入胞内即易胀破而溶血,红细胞通过脾时易被破坏而溶解,发生血管外溶血。

【临床表现】

贫血、黄疸、脾大是本病三大特征,而且在慢性溶血性贫血的过程中易出现急性溶血发作。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新生儿期起病者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和儿童患者贫血的程度差异较大,大多为轻至中度贫血。黄疸可见于大部分患者,多为轻度,呈间歇性。几乎所有患者有脾大,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显著,溶血危象时肿大明显。肝脏多为轻度肿大。未行脾切除人年长儿可并发色素性胆石症。偶见踝部溃疡。在慢性病程中,常因感染、劳累或情绪紧张等因素诱发“溶血危象”:贫血和黄疸突然加重,伴有发热、寒战、呕吐,脾大显著并有疼痛。也可出现“再生障碍危象”:表现为以红系造血受抑为主的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抑制,出现严重贫血,可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后者与微小病毒(parvovirus)感染有关,呈自限性过程,持续数天或1~2 周缓解。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贫血多为轻至中度,发生危象时可呈重度;网织红细胞升高;MCV和MCH 多正常,MCHC 可增加;白细胞及血小板多正常。外周血涂片可见胞体小、染色深、中心浅染区消失的球形红细胞增多,是本病的特征,约占红细胞数的0.2~0.4 。仅少数患者球形红细胞数量少或红细胞形态改变不明显。

2.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大多数病例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0.5%~0.75%盐水开始溶血,0.40%完全溶血。24 小时孵育脆性试验则100%病例阳性。

3.其他 溶血的证据如血清间接胆红素和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尿中尿胆原增加。红细胞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加入葡萄糖或ATP可以纠正。骨髓象示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但有核红细胞形态无异常。酸化甘油试验阳性。采用十二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放射免疫法测定膜蛋白含量有助于判断膜蛋白的缺陷。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确定基因突变位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贫血、黄疸、脾大等临床表现,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即可作出诊断;阳性家族史更有助于确诊。对于球形红细胞数量不多者,可作孵育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和自身溶血试验,如为阳性有诊断意义。须注意铁缺乏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可降低,当本病合并缺铁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可能正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既有溶血的表现,球形红细胞亦明显增多,易与本病混淆,Coombs试验阳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等可资鉴别。轻型HS溶血发作时可误为黄疸型肝炎,应注意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防治感染,避免劳累和情绪紧张。适当补充叶酸。

2.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见于新生儿发病者(参阅新生儿黄疸节)。

3.输注红细胞 贫血轻者无需输红细胞,重度贫血或发生溶血危象时应输红细胞。发生再生障碍危象时除输红细胞外,必要时予输血小板。

4.脾切除或大部分脾栓塞 脾切除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有显著疗效,术后黄疸消失、贫血纠正,不再发生溶血危象和再生障碍危象,红细胞寿命延长,但不能根除先天缺陷。手术应于5 岁以后进行,因过早切脾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易发生严重感染。若反复再生障碍危象或重度溶血性贫血致生长发育迟缓时,则手术年龄可提早。切脾时注意有无副脾,如有应同时切除。为防止术后感染,应在术前1~2 周注射多价肺炎球菌疫苗,术后应用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1 年。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于短期内升高,如PLT>800×109/L,应予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双嘧达莫等。有报告开展大部分脾栓塞或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HS,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性连锁不完全显性红细胞酶缺陷病。本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估计全世界有2 亿以上的人患有G-6-PD缺陷。在我国,此病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贵州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较为少见。

【遗传学】

本病是由于调控G-6-PD 的基因突变所致。G-6-PD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2区8带(Xq28),全长约18.5Kb,含13 个外显子,编码515 个氨基酸。男性半合子和女性纯合子均表现为G6PD显著缺乏;女性杂合子发病与否,取决于其G-6-PD缺乏的细胞数量在细胞群中所占的比例,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度,故称为不完全显性。迄今,G-6-PD基因的突变已达122种以上;中国人(含海外华裔)的G-6-PD基因突变型即有17 种,其中最常见的是nt1376G→T(占57.6%)、nt1388G→A(占14.9%),其他突变有nt95A→G、nt493A→G、nt1024G→T等。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其基因突变型相似,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其基因突变型则差异很大。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诱发溶血的机制为:G-6-PD在磷酸戊糖旁路中是6-磷酸葡萄糖(G-6-P)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G-6-PG)反应中必需的酶。G-6-PD缺乏时,使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NADPH)减少,不能维持生理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从而使红细胞膜蛋白和酶蛋白中的巯基遭受氧化,破坏了红细胞膜 的完整性。NAGPH减少后,使高铁血红蛋白(MHb)不能转变为氧合血红蛋白,MHb增加致红细胞内还可溶性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 body)形成明显增加,红细胞膜变硬,通过脾脏时被破坏,导致溶血。新生的红细胞G-6-PD活性较高,对氧化剂药物有较强的“抵抗性”,当衰老红细胞酶活性过低而被破坏后,新生红细胞即代偿性增加,故不再发生溶血,呈“自限性”。蚕豆诱发溶血的机理未明,蚕豆浸液中含有多巴、多巴胺、蚕豆嘧啶类、异脲咪等类似氧化剂物质,可能与蚕豆病的发病有关,但很多G-6-PD缺乏者在进食蚕豆后并不一定发病,故认为还有其它因素参与,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表现】

根据诱发溶血的不同原因,可分为以下5 种临床类型。

1.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此类药物包括:抗疟药(伯氨喹啉、奎宁等),镇痛退热药(阿司匹林、安替比林等),硝基呋喃类,磺胺类药,砜类药,萘苯胺,大剂量维生素K,丙磺舒,川莲,腊梅花等。常于服药后1~3 天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溶血过程呈自限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轻症的溶血持续1~2 天或1 周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

2.蚕豆病 常见于10 岁以下小儿,男孩多见,常在蚕豆成熟季节流行,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均可致病,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通常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24~48 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其临床表现与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相似。

3.新生儿黄疸 在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由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疽并不少见。感染、病理产、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或新生儿穿戴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等均可诱发溶血,但也有不少病例无诱因可查。黄疸大多于出生2~4 天后达高峰,半数患儿可有肝脾肿大,贫血大多数为轻度或中度,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

4.感染诱发的溶血 细菌、病毒感染可诱发G-6-PD缺乏者发生溶血,一般于感染后几天之内突然发生溶血,程度大多较轻,黄疸多不显著。

5.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CNSHA) 在无诱因情况下出现慢性溶血,常于婴儿期发病,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可因感染或服药而诱发急性溶血。约有半数病例在新生儿期以高胆红素血症起病。

【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G-6-PD缺乏的筛选试验 常用3 种方法: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正常还原率>0.75;中间型为0.74~0.31;显著缺乏者<0.30。此试验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故应配合其他有关实验室检查。

(2)荧光斑点试验:正常10 分钟内出现荧光;中间型者10~30 分钟出现荧光;严重缺乏者30 分钟仍不出现荧光。本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3)硝基四氮唑蓝(NBT)纸片法:正常滤纸片呈紫蓝色,中间型呈淡蓝色,显著缺乏者呈红色。

2.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 这是特异性的直接诊断方法,正常值随测定方法而不同:

(1)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Zinkham法为12.1 IU/gHb±2.09 IU/gHb。

(2)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SICSH)推荐的Clock与Mclean法为8.34 IU/gHb±1.59IU/gHb。

(3)NBT 定量法为13.1~30.0 BNT单位。

(4)近年开展的G-6-PD/6-PGD比值测定,可进一步提高杂合子检出率,正常值为成人1.0~1.67,脐带血1.1~2.3,低于此值为G-6=PD缺乏。

3.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在溶血时阳性细胞>0.05,溶血停止时呈阴性。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患者此试验亦可为阳性。

【诊断】

阳性家族史或过去病史均有助于临床诊断。病史中有急性溶血特征,并有食蚕豆或服药物史,或新生儿黄疸,或自幼即出现原因未明的慢性溶血者,均应考虑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

对急性溶血者,应去除诱因。在溶血期应供给足够水份,注意纠正电解质失衡,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保持碱性,以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贫血较轻者不需要输血,去除诱因后溶血大多于1 周内自行停止。严重贫血时,可输给G-6-PD正常的红细胞1~2 次。应密切注意肾功能,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新生儿黄疸可用蓝光治疗,个别严重者应考虑换血疗法,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预防】

在G-6-PD缺陷高发地区,应进行群体G-6-PD缺乏症的普查;已知为G-6-PD缺乏者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并加强对各种感染的预防。

三、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thalassemi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组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本组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本病以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东南亚各国多见,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报道,以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区发病率较高,在北方较为少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人血红蛋白(Hb)中的珠蛋白含四种肽链,即α 、β 、γ 和δ 。根据珠蛋白肽链组合的不同形成三种血红蛋白,即HbA(α2β2)、HbA2(α2δ2)和HbF(α2γ2)。当遗传缺陷时,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后,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从而出现慢性溶血性贫血。根据肽链合成障碍的不同,分别称为α 、β 、δβ 和δ 等地中海贫血。其中以β 和α 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

1.β地中海贫血 人类β珠蛋白基因簇位于第11号染色体短臂l区2节(11p1.2)。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该基因的点突变,少数为基因缺失。基因缺失和有些点突变可致β链的生成完全受抑制,称为β0 地贫;有些点突变或缺失使β链的生成部分受抑制,则称为β+地贫。染色体上的二个等位基因突变点相同者称为纯合子;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突变点者称为杂合子;等位基因的突变点不同者称为双重杂合子。重型β 地贫是β0 或β+ 地贫的纯合子或β0 与β+ 地贫双重杂合子状态。因β链生成完全或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以致含有β 链的HbA合成减少或消失,而多余的α 链则与γ 链结合而成为HbF(α2γ2),使HbF明显增加。由于HbF的氧亲合力高,致患者组织缺氧。过剩的α 链沉积于幼红细胞和红细胞中,形成α 链包涵体附着于红细胞膜上而使其变僵硬,在骨髓内大多被破坏而导致“无效造血”。部分含有包涵体的红细胞虽能成熟并被释放至外周血,但当它们通过微循环时就容易被破坏;这种包涵体还影响红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红细胞的寿命缩短。所以,患儿在临床上呈慢性溶血性贫血。贫血和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量增加,促使骨髓增加造血,因而引起骨骼的改变。贫血使肠道对铁的吸收增加,加上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复输血,使铁在组织中大量贮存,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轻型地贫是β0 或β+ 地贫的杂合子状态,β 链的合成仅轻度减少,故其病理生理改变极轻微。中间型β 地贫是一些β+地贫的双重杂合子和某些地贫变异型的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状态,其病理生理改变介于重型和轻型之间。

2.α 地中海贫血 人类α珠蛋白基因簇位于第16号染色体短臂末端(16p13.3)。每条染色体各有2个α 珠蛋白基因,一对染色体共有4 个α珠蛋白基因。大多数α 地中海贫血(简称α 地贫)是由于α 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数由基因点突变造成。若仅是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α 基因缺失或缺陷,则α 链的合成部分受抑制,称为α+地贫;若每一条染色体上的2 个α 基因均缺失或缺陷,则无α 链合成,称为α0地贫。重型α 地贫是α0 地贫的纯合子状态,其4个α 珠蛋白基因均缺失或缺陷,以致完全无α 链生成,因而含有α 链的HbA、HhA2和HbF的合成均减少。患者在胎儿期即发生大量γ 链合成γ4(HbBart’s)。HbBart’s对氧的亲合力极高,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胎儿水肿综合征。中间型α 地贫是α0 和α+ 地贫的双重杂合子状态,是由3 个α 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所造成,患者仅能合成少量α 链,其多余的β链即合成HbH(β4)。HbH对氧亲合力较高,又是一种不稳定血红蛋白,容易在红细胞内变性沉淀而形成包涵体,造成红细胞膜僵硬而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轻型α 地贫是α+ 地贫纯合子或α0地贫杂合子状态,它仅有2 个α 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故有相当数量的α 链合成,病理生理改变轻微。静止型α 地贫是α+ 地贫杂合子状态,它仅有一个α基因缺失或缺陷,α 链的合成略为减少,病理生理改变非常轻微。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β 地中海贫血 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分为以下3型。

(1)重型:又称Cooley贫血。患儿出生时无症状,至3~12个月开始发病,呈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肝脾大,发育不良,常有轻度黄疸,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由于骨髓代偿性增生导致骨骼变大、髓腔增宽,先发生于掌骨,以后为长骨和肋骨;1 岁后颅骨改变明显,表现为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形成地中海贫血特殊面容。患儿常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当并发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时,因过多的铁沉着于心肌和其它脏器如肝、胰腺、垂体等而引起该脏器损害的相应症状,其中最严重的是心力衰竭,它是贫血和铁沉着造成心肌损害的结果,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如不治疗,多于5 岁前死亡。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嗜多染性红细胞、豪-周氏小体等;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骨髓象呈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占多数,成熟红细胞改变与外周血相同。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含量明显增高,大多>0.40,这是诊断重型β 地贫的重要依据。颅骨X线片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增宽,在骨皮质间出现垂直短发样骨刺。

(2)轻型:患者无症状或轻度贫血,脾不大或轻度大。病程经过良好,能存活至老年。本病易被忽略,多在重型患者家族调查时被发现。实验室检查:成熟红细胞有轻度形态改变,红细胞渗透脆性正常或减低,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A2含量增高(0.035~0.060),这是本型的特点。HbF含量正常。

(3)中间型:多于幼童期出现症状,其临床表现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中度贫血,脾脏轻或中度大,黄疸可有可无,骨骼改变较轻。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如重型,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HbF含量约为0.40~0.80,HbA2含量正常或增高。

2. α 地中海贫血

(1)静止型:患者无症状。红细胞形态正常,出生时脐带血中Hb Bart’s含量为0.01~0.02,但3 个月后即消失。

(2)轻型 :患者无症状。红细胞形态有轻度改变,如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异形等;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儿脐血Hb Bart’s含量为0.034~0.140,于生后6 个月时完全消失。

(3)中间型:又称血红蛋白H病。患儿出生时无明显症状;婴儿期以后逐渐出现贫血、疲乏无力、肝脾大、轻度黄疸;年龄较大患者可出现类似重型β 地贫的特殊面容。合并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药物、抗疟药物等可诱发急性溶血而加重贫血,甚至发生溶血危象。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类似重型β 地贫;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出生时血液中含有约0.25 Hb Bart’s及少量HbH;随年龄增长,HbH逐渐取代Hb Bart’s,其含量约为0.024~0.44。包涵体生成试验阳性。

(4)重型:又称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胎儿常于30~40 周时流产、死胎或娩出后半小时内死亡,胎儿呈重度贫血、黄疸、水肿、肝脾肿大、腹水、胸水。胎盘巨大且质脆。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如重型β地贫,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血红蛋白中几乎全是Hb Bart’s或同时有少量HbH,无HbA、HbA2和HbF。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阳性家族史,一般可作出诊断。有条件时,可作基因诊断。本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缺铁性贫血 轻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和红细胞的形态改变与缺铁性贫血有相似之处,故易被误诊。但缺铁性贫血常有缺铁诱因,血清铁蛋白含量减低,骨髓外铁粒幼红细胞减少,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铁剂治疗有效等可资鉴别。对可疑病例可借助于血红蛋白碱变性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

2.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见本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3.传染性肝炎或肝硬化 因HbH病贫血较轻,还伴有肝脾肿大、黄疸,少数病例还可有肝功能损害,故易被误诊为黄疸型肝炎或肝硬化。但通过病史询问、家族调查以及红细胞形态观察、血红蛋白电泳检查即可鉴别。

【治疗】

轻型地贫无需特殊治疗。中间型和重型地贫应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方法给予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和营养,积极预防感染。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

2.输血和去铁治疗 此法在目前仍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1)红细胞输注:少量输注法仅适用于中间型α 和β 地贫,不主张用于重型β 地贫。对于重型β 地贫应从早期开始给予中、高量输血,以使患儿生长发育接近正常和防止骨骼病变。其方法是:先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使患儿血红蛋白含量达120~150 g/L;然后每隔2~4 周输注浓缩红细胞10~15 ml/kg,使血红蛋白含量维持在90~105 g/L以上。但本法容易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故应同时给予铁螯合剂治疗。

(2)铁螯合剂:常用去铁胺(deferoxamine),可以增加铁从尿液和粪便排出,但不能阻止胃肠道对铁的吸收。通常在规则输注红细胞1 年或10~20 单位后进行铁负荷评估,如有铁超负荷(例如SF>1000μg/L),则开始应用铁螯合剂。去铁胺每日25~50 mg/kg,每晚1 次连续皮下注射12 小时,或加入等渗葡萄糖液中静滴8~12 小时;每周5~7 天,长期应用。或加入红细胞悬液中缓慢输注。去铁胺副作用不大,偶见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偶可致白内障和长骨发育障碍,剂量过大可引起视力和听觉减退。维生素C与螯合剂联合应用可加强去铁胺从尿中排铁的作用,剂量为200 mg/d。

3.脾切除 脾切除对血红蛋白H病和中间型β 地贫的疗效较好,对重型β地贫效果差。脾切除可致免疫功能减弱,应在5~6 岁以后施行并严格掌握适应证。

4.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根治重型β 地贫的方法。如有HLA相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应作为治疗重型β 地贫的首选方法。

5.基因活化治疗 应用化学药物可增加γ 基因表达或减少α 基因表达,以改善β 地贫的症状,已用于临床的药物有羟基脲、5-氮杂胞苷(5-AZC)、阿糖胞苷、白消安、异烟肼等,目前正在探索之中。

【预防】

开展人群普查和遗传咨询、作好婚前指导以避免地贫基因携带者之间联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因分析法进行产前诊断,可在妊娠早期对重型β 和α 地贫胎儿作出诊断并及时中止妊娠,以避免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发生和重型β 地贫患者出生,是目前预防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