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消化>>正文内容
消化

反复腹泻2年余一例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时间:2014年09月30日    点击数:    5星

病例介绍

主诉及病史患者女性,88岁。因反复腹泻2年余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排黄色稀糊状便,恶臭,每日3~4次,偶有脐周疼痛,余无不适。就诊于国内多家大医院,均诊断为腹泻原因待查、菌群失调,长期给予葡萄糖、电解质、脂肪乳、氨基酸及维生素等支持治疗,腹泻一直无明显缓解。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及辅助检查身高160cm,体重38kg。除极度消瘦外,无其他明显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4.65×109/L,中性粒细胞0.588,淋巴细胞0.318,单核细胞0.067,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2.88×1012/L,红细胞压积0.261,红细胞平均体积90.8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30.0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0g/L;血清总蛋白56.3g/L,白蛋白28g/L;血钙1.89mmol/L,钾3.06mmol/L;甲状腺素111.9nmol/L。

腹部CT检查示脾大,胃窦部改变。胃镜检查示食管上、中、下段黏膜光滑,呈粉红色,无糜烂、溃疡及新生物;齿状线上移约5cm,其上见3条0.2~0.8cm不等条片状红斑,彼此不融合;贲门松弛,反转胃镜可见轮状凹陷,胃底、胃体及胃角黏膜光滑;胃窦黏膜可见少许点片状红斑;幽门、十二指肠球腔均未见异常。肠镜检查示回盲瓣呈帽状,阑尾开口清晰,距肛门10cm直肠壁见一片状毛细血管畸形;所见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无充血、糜烂、溃疡及新生物。印象为直肠毛细血管畸形。

诊疗经过就诊后1周,本文通讯作者孟庆义会诊,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考虑为麦胶性肠病,嘱患者减少面类饮食。1周后复诊,诉遵医嘱禁面食后,腹泻次数迅速减少,再吃面食,腹泻次数明显增加,故请营养科制定全无麦胶饮食方案。之后1周患者腹泻完全停止,大便成形,无恶臭,体重逐步增加。再过2周复诊,病情稳定,体重增加5kg。

随访7个月,患者继续执行无麦胶饮食方案,体重已增至50kg,无不适。

讨论

发病机制 麦胶性肠病为麦胶引起的免疫性疾病,患者对含麦胶的麦粉食物异常敏感。

大麦、小麦、黑麦及燕麦中的麦胶可被乙醇分解为麦素,α麦素对小肠黏膜具有毒性,但在继续水解后黏膜毒性消失。麦胶性肠病活动期患者,肠黏膜细胞酶活性不足,不能将其分解而致病。

临床特点 麦胶性肠病是由含麦胶食物引起的小肠黏膜损害,以小肠吸收不良为主要表现,实质上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而致的营养不良综合征。其常见症状和体征包括腹泻和腹痛、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及电解质紊乱。

诊断手段 包括血液检查、小肠吸收功能试验、胃肠X线检查、内镜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

治疗方法 麦胶性肠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最为重要,包括避免食用含麦胶食物(例如各种麦类),原则上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及无刺激性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对症及支持治疗主要为补充各种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危重病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可改善小肠吸收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误诊原因分析

误诊主要原因是对麦胶性肠病不熟悉,本例提示对慢性腹泻患者要尽量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不要盲目止泻。防范误诊措施

麦胶性肠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生应熟悉其临床特点,对长期腹泻和体重减轻病例,应警惕小肠吸收不良的现象。根据胃肠X线检查、小肠吸收试验及特异性抗体测定的结果,可初步做出诊断,但小肠黏膜活检仍是诊断麦胶性肠病的金标准。麦胶性肠病一旦诊断明确,无麦胶饮食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及肠损害得到改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