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其他科室>>正文内容
其他科室

80后村医的行医路足以绕地球10圈!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7年10月27日    点击数:    5星

行程40多万公里、骑坏6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在足以绕地球十圈的行医路上,这位80后吃过许多苦。回首当年从城市到乡村的“逆行”,贺星龙说不后悔:“钱是没挣下,但咱活下了4000多乡亲,值!”

贺星龙,今年36岁,中等个头,脸色黑红,面庞清瘦,见人憨憨一笑,有点腼腆。与许多年轻人不同,卫校毕业后他与城市"逆行"——回乡当了一名村医,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6年。留守老人们逢人便夸:“星龙不是他爸妈的娃,他是我们众人的儿子。”

上世纪80年代,贺星龙出生在山西省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大宁是山西出了名的贫困县,乐堂是大宁出了名的贫困村。贺星龙回来前,村里没出过一个专业医生。1996年,贺星龙考上了卫校,但3000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星龙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30,我家50,把他送进了学校。“龙龙不怕,有众人供你哩!”这句话润了他的心、湿了他的眼,他一直牢牢记着。3年后,成绩优异的贺星龙主动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医生。

2000年春,诊所办起来了,贺星龙印了4000张宣传页,发到周围的村里,郑重承诺:病人就是亲人,电话就是病情,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宁肯多跑十趟诊清病,不可少去一趟延病情,并把“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放到了手机彩铃上。

不过,真正让人相信贺星龙能看了病的一件事是,乐堂村70岁的老人张立山曾被大医院连续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已被家人拉回村里准备后事,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贺星龙被叫去家里。为了查清老人的病情,他一连半个月没有回家,在老人床前那把椅子上度过了15个日日夜夜,硬是把这位在死神门口徘徊的老人拉了回来。

张立山“起死回生”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山庄,它不仅感动了家属,感动了村民,更使贺星龙的医德和医技被村民们广为传颂。从那以后,乐堂村找他看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背着两个40多斤重的药包,贺星龙踏上了每天起早摸黑、翻山越岭的出诊之路。随着医治范围的不断扩大,病人的不断增加,为了能看更多的病人,贺星龙先后换了自行车、摩托车,又为了更好的救治村民又狠心换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充当起了拉油进药的货车,抢救病人的救护车,农忙季节的农用车。

改革开放新时代,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风起云涌的打工潮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与焦虑的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时至2004年,贺星龙行医的范围已达到8个村。由于每天出诊都能碰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生病的场景。于是,他又有了一个关照他们的想法,他主动找到乡镇医院协商,承担起全乡1028名儿童的防疫工作和200多名儿童营养包的发放。经他治疗过的470多位留守老人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13户五保户,他们无依无靠、无经济来源。从2000年起,贺星龙就主动承担起13户五保户的医疗费用,过年给他们送米送面,大年初一还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顿团圆饭,还给每人买一件新衣服。而他却连续6年没有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裳,常年累月穿着开摩托车店的同学送给他的大红色工作服。

用热情的态度服务这片热土,用瘦弱的身躯筑起平凡生命的保障线。贺星龙以医者仁心的道德力量播洒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以赤诚行医诠释一名80后医生的职业美德,成为了村民们眼中暖心的“儿子”,更成为了所有人心中“最美的医生”。

 


(环球医学编辑:王立群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