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妇产>>正文内容
妇产

最新研究:微塑料已浸入人类子宫 或危害生殖健康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24年06月11日    点击数:    5星

随着塑料制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个不为人知的隐形威胁——微塑料,正悄然侵蚀着我们的生态系统和健康。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即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它们源于塑料制品的降解、磨损和不当处理,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4年6月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更是显示,MPs已浸入人类子宫,或导致生育力下降。

MPs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无处不在,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然而,关于MPs暴露和女性生殖健康风险的关键信息仍然缺乏。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人类子宫内膜中的MPs,并研究了它们的规模依赖性侵入模式以及潜在的生殖毒性。

对22名女性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人类子宫内膜受到MPs的污染,主要是聚酰胺(PA)、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乙烯(PE),尺寸范围为2~200μm。

在小鼠中进行的实验表明,MPs对子宫的侵袭是通过饮食-血液循环(微米级颗粒)或通过阴道-子宫腔模式(达到100μm大小的较大颗粒)调节的。静脉暴露MPs导致小鼠后代生育能力降低和性别比例异常(P<0.05)。经过3.5个月的胃内暴露后,子宫内膜出现显著的炎症反应(P<0.05),通过胚胎移植确认为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的子宫因素。

此外,在体外与MPs一起培养的人类子宫内膜类器官表现出显著的凋亡反应和生长模式紊乱(P<0.01)。

总之,这些发现引发了关于人类子宫中MP污染及其对生殖健康潜在影响的严重担忧。

因此,面对微塑料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其产生和扩散。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参考资料:
Features, Potential Invasion Pathway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isks of Microplastics Detected in Human Uteru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29656/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