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中国科大附一院成功完成新一代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得了帕金森病后,为了控制病情,我一直在坚持吃药,可是几年下来,药效越来越差了,症状也逐渐严重……”不少帕金森患者都有这样的苦恼。只能任其发展吗?其实不然,脑深部电刺激(DBS)疗法给这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2023年7月4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带领团队再次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植入手术。标志着我国在神经调控领域取得了又一进步。
帕金森患者长期药物治疗后症状加重 还出现了“异动症”
何女士今年59岁,来自浙江宁波。10多年前,何女士的左侧胳膊和腿部开始出现没劲的情况,之后又逐渐出现了腿部抖动、行走缓慢的症状,并且从左侧发病发展成左右两侧肢体都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何女士一直接受药物治疗。
2年前,何女士的症状进一步加重:身体抖动得厉害,讲话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力气。药物治疗不仅疗效不明显,甚至还出现了药物副反应“异动症”:不受控制地甩手跺脚,歪嘴皱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医院为其植入全球最新一代的脑起博器
之后,经当地医院推荐,何女士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就诊。完善了术前检查和病情评估后,何女士符合脑起搏器植入条件。
考虑到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和诊疗需求,在与何女士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教授决定为患者植入全球最新一代的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
7月4日上午,牛朝诗教授团队联合术中磁共振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为患者成功实施MR导向、微电极记录辅助双侧STN可充电3.0T 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术。术中,牛朝诗教授团队结合磁共振影像结构定位、微电极记录电生理定位和临时电刺激验证,在大脑精准植入电极,在胸口植入脉冲发生器,并术中采集脑深部核团电生理信号,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感觉良好,等待3~4周脑水肿消退后就可以完成脑起搏器的开机和调试。
而此次为患者植入的“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最先进的脑起搏器设备,能够实现脑电信号的下载及无接触式术后程控。
2022年10月,该院为一名52岁的男性帕金森患者成功植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也属全球首例。
牛朝诗教授表示,帕金森病是脑起搏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疾病,但是该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体,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高发的年龄,而3.0T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这类疾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何为DBS?
DBS又称脑起博器,是为帕金森病等脑功能性疾病患者大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调控异常神经环路,从而缓解疾病症状的一种手术。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DBS的适应症从最早的帕金森病,后来扩展到肌张力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DBS从单通道不可充电,到双通道可充电,并使用远程程控功能、变频刺激等新技术,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医疗负担。
希望DBS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中国科大附一院完成一手术属全球首例
https://new.qq.com/rain/a/20230706A00B1300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