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一名PKD患儿成功接受了基因替换治疗 目前造血重建良好已出院

来源:    时间:2024年06月06日    点击数:    5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十分陌生。对于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来说,却是伴随一生的难言之隐,因为没有针对该疾病的治疗药物,只能靠长期输血“续命”。

近日,一则好消息传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移植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PKD的16岁女孩完成了精准大片段基因替换治疗。据了解,这是全球首例接受基因替换治疗的PKD患儿,也让不少患有该疾病的人看到了曙光。

这名尝试基因替换治疗的PKD患者小凌(化名),早在出生后即出现重度贫血,只能长期输血,而且切脾治疗也毫无效果。

2023年,患儿家长得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在开展一项与该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后,便报名参加。

自2024年1月起,研究团队开始按计划先是对患儿进行治疗和生育力保护,冻存了其卵巢及卵泡,之后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并对干细胞进行体外基因编辑。

最近两个月,小凌接受了治疗预处理和经体外编辑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目前造血重建良好,近日已顺利出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医生陈静介绍,在临床上,大部分重症的PKD患者需要长期输注红细胞治疗,还有一些患者(6岁以上)会采取切除脾脏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只有一部分患者会有效。此外,还有一种骨髓移植治疗的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国际上并不推荐。

此次小凌接受的基因替换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利用新一代体外CRISPR精准基因替换技术平台,通过同源重组实现大片段基因的精准替换,最终将携带正常基因的自体造血干细胞重新输注回患者体内,让患者获得正常造血功能,达到疾病治愈效果,且不存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风险。

这种治疗方法因其内源性启动子驱动、精准敲除突变基因,并在原位完整插入正常基因,避免了潜在癌症事件的发生,更安全、高效,也是最接近理想化基因治疗的一种方式。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身体里的丙酮酸激酶(PK)缺乏或者不起作用导致的。这种酶就像红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让红细胞能够正常工作,为人体输送氧气。

一旦这个能量工厂停工了,红细胞就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而提前退休,造成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变形、变得脆弱,甚至会在脾脏里被过早地清除掉。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因疗法为PKD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其基因编辑技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为治疗提供了新机遇。从这次治疗结果来看,患儿接受基因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理想,也让研究组多了继续向前探索的信心。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全球首例!16岁女孩在上海接受精准大片段基因替换治疗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5A05OF700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