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初中生先后因流脑去世 什么是流脑?如何预防?
近日,青海省西宁2名同班初中生,先后因病离世引发关注。据官方通报,6月5日,青海西宁市湟中区某中学一名学生马某某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随后,6月26日,同班的另一名学生严某某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同样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两名学生的血液培养均显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
那么,什么是流脑?如何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脑膜炎奈瑟菌主要侵犯人类的脑膜和脊髓膜,导致化脓性炎症。
流脑隐性感染率高,人群感染后仅约1% 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普通型流脑如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则预后良好,暴发型流脑病死率较高。
流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密切接触时,病原菌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他人。此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亲吻、共用个人物品等,也可能导致病菌传播。
婴儿和儿童以及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是最易感染流脑的人群。尤其是婴儿和儿童,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感染。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则因为生活在集体环境中而更容易接触到病原菌。
流脑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的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呕吐、对光敏感、皮疹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和休克。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10天内出现。如果不及时治疗,流脑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积水、听力损失、癫痫、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流脑?
首先,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流脑疫苗,可针对不同的脑膜炎球菌群(A、C、W、Y等)。根据中国的免疫规划,流脑疫苗是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的一部分。此外,对于居住在集体环境中的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旅行者、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建议接种流脑疫苗。
其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或触摸公共物品后。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再者,尽量避免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如亲吻、共用个人物品等。
还有,尽量不带儿童到拥挤的环境,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此外,均衡饮食,避免吸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以增强抵抗力。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也应定时开窗通风。
最后,密切接触过流脑患者的人,应按医务人员建议进行预防性服药。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北京疾控发布提醒:流脑严重吗?如何防控?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4A04E4400
- 评价此内容
- 3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