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七例治愈者或出现!艾滋病患者干细胞移植后6年未复发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疾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患者逐渐丧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出现使艾滋病成为可控慢性疾病,但目前尚无预防或治愈HIV感染的方法。
近日,国际艾滋病协会(IAS)宣布,全球第七位可能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该患者随访6年未复发。这位成年男性患者是通过干细胞移植治愈HIV感染,可能是世界上第七位通过干细胞移植治愈HIV感染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例接受携带单个CCR5-delta32突变拷贝的干细胞移植的HIV治愈病例,这可能对未来发展更具可扩展性的HIV治愈策略产生积极影响。
当地时间7月22日,第2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德国慕尼黑召开。7月18日,IAS官网公布了大会的科学亮点之一:全球第七例接受干细胞移植后的HIV治愈病例。
来自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Christian Gaebler博士发表了一项研究,详细介绍了该例患者。这名患者被取名为“下一位柏林病人”,是一名成年男性,2009年被诊断出携带HIV,后来又被诊断出急性髓系白血病。
2015年,Gaebler团队决定为他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医生最终找到携带一个CCR5-delta32杂合突变的供体,即供体干细胞携带一个突变拷贝和一个正常拷贝。研究人员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治疗了该名患者的癌症,而且似乎治愈了他的HIV感染。
2018年,患者自行停止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从那时起,患者处于无治疗的HIV缓解状态。在将近6年时间里,团队测试了该患者的血液和其他组织,未发现任何病毒的迹象。
全球范围内,目前共有数例艾滋病患者通过特殊治疗方法得到长期缓解或治愈:柏林病人、伦敦病人、杜塞尔多夫病人、纽约病人、加州希望之城病人以及日内瓦病人。
这六名治愈个体中,五位患者都接受了携带delta-32突变纯合子的供体细胞移植,唯一的例外是“日内瓦病人”,其供体细胞完全没有delta-32突变。在为期20个月的临床随访中,尽管患者仍具有供HIV感染细胞的受体,但病毒并没有复发。
据了解,delta-32杂合突变比纯合突变更常见。在欧洲,delta-32杂合突变和纯合突变的比例大约为16%和1%。已报道的七名治愈案例都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治疗癌症,而非HIV。
值得一提的是,骨髓移植是一个复杂的程序,不能用来治疗数百万没有患癌症的HIV感染者。
首先,找到与患者组织相匹配的骨髓捐赠者本身就非常困难。对于HIV感染者来说,还需要寻找具有CCR5基因缺失的捐赠者,这使得匹配更加困难。
其次,骨髓移植是一个高风险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身体其他组织的状况。
再者是成本问题,骨髓移植手术成本高昂,包括手术本身、预处理、术后护理和潜在并发症的治疗费用。
还有医疗资源的问题,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高度专业的医疗资源和设备,这在许多地区并不容易获得。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已能有效控制HIV感染,使得艾滋病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可以达到在血液中检测不到艾滋病毒的效果。但是目前尚无预防或治愈HIV感染的方法。
总之,这些治愈案例为艾滋病治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希望,尽管目前这种方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全球第七位可能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随访6年未复发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3A04DDX00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