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专家观点>>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胡大一主委:中国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来源:    时间:2018年01月24日    点击数:    5星

近五年来,我国心脏康复终于走出多年的低谷,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从五年前全国不到10家心脏康复中心,已发展到目前的近500家,如雨后春笋。

我国心脏康复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充分学习借鉴了发达国家开展心脏康复的经验,紧紧把握心血管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心脏康复与预防一体化发展,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并有中国特色的心脏预防、康复和慢病防控的模式和道路。概括来讲,我国心脏预防、康复的价值体系和实践模式主要体现在“12345”五个要点上。

1. 一个中心:始终坚持以公众健康和患者利益为中心。当前医药卫生改革最重要的是价值体系的调整,要从根本上控制趋利性、攀比医院毛收入、无序提增床位与规模的错误发展模式;逐步构建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控制大城市大医院高度垄断医疗资源的不合理的医疗卫生布局。心脏康复中心体系的建设,要坚持正确价值体系,时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为了公众健康。同时,重视心脏康复与预防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低成本、普惠广大民众的适宜技术,从根本上转变广大医务人员“重治轻防”的传统观念,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和碎片化的医学服务模式。

2. 医患双方主动,有效互动:首先,改变传统医疗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从坐堂行医、防治分离、只治不防、等人得病和疾病复发转向重视和落实预防、康复,促进健康。这一主动实现了,就能帮助和指导患者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提升患者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能力和自信。再者,大办专病俱乐部,如“过好支架人生俱乐部”“过好心房颤动人生俱乐部”。俱乐部不仅拓宽了医患交流的渠道,也促进了同病相怜的患患之间分享管好慢病的经验和体会。这种有创新、有实效的医患主动且有效互动的模式,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一个扁担挑两头。一头挑起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产业,面向群体和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一头挑起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产业,结合每个患者个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健康与慢病管理指导和服务。

3. 三个落实:落实广大公众和患者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意识和责任,真正落实“每个人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实现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健康我负责。落实对患者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管从事什么专业,都要认真学习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落实患者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实践和实效,学以致用,要将健康实践融入每一天的生活、工作的节奏与日程。三个落实做好了,亿万人民的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能力提高了,健康中国才有希望。

4. 防治康养4S服务体系:分别针对患病人群、高危人群、老年人群和健康/亚健康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种重构的全新4S服务体系,不同于现在的大医院,而是轻资产、重管理/服务/关爱的软实力,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全新团队服务为模式,主动向公众和广大患者提供全面(综合)和全程(长期)的服务。4S服务体系的全新团队,包括在临床医生领导下的护士、临床药师、营养师、运动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家庭成员。从患病人群的康复启动,探索科学的服务模式,通过这个杠杆原理的支点,逐步拓展到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和烟草依赖等高危人群的管理,拓展到易病、已病的老年人群的医养结合,进而实现全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

5. 五大处方: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戒烟限酒处方。五大处方和对患者随访机制的建立,以及组建“过好支架人生俱乐部”,发动患者主动参与自身慢病的防治,这一套在已患病人群中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把生物技术、身心医学与行为干预结合起来,形成以人为本的全面、全程管理服务与关爱的全新医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心理-生物-社会-环境的综合医学模式的落地。五大处方体现了对患者的全面管理,要真正做出实效,让患者和公众得到实惠。

做好五大处方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以运动处方为例来进一步说明。我想强调和要向广大临床医生呼吁:我们今天有了搭桥,有了支架,有了越来越多的药物,在规范使用药物、支架或搭桥的同时,不要忘记,不要不相信、不做患者的运动处方。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2017年初,美国心脏协会根据数据与证据发表了重要科学声明:一个人的有氧运动能力被列为第五生命指证(其他四项为血压、呼吸、心率和体温),用以健康评估。包括Cooper数据库在内的科学证据显示,对我国目前以亿计数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烟草依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随着训练后有氧运动能力的提升,总死亡率显著下降。

一个患了冠心病的患者,若能如上述患者一样,坚持长年有氧运动训练,逐步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其总死亡率可低于一个尚未患冠心病而选择静息生活方式的“正常人”。如果冠心病患者经有氧运动,将有氧运动能力提升超过10METS,总死亡率甚至可降至接近同样坚持有氧运动而尚未患病的正常人水平。运动有独特的、药物和支架/搭桥不能替代的、独立的对慢病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运动能降低慢病的总死亡率。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可对症,但没有降低总死亡率的证据。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最重要的因素,影响权重为60%,而患病后的医疗卫生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权重仅占8%。中国心脏康复中心这种主动提供全面、全程管理、关爱和服务的4S 服务体系,把预防和康复融为一体,把被动的碎片化服务、断裂的医疗保健服务链重构为防治康养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和关爱,不断提升患者和广大民众的健康和慢病管理能力,推动适宜技术的回归,个体化指导公众和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群防群控、联防联控。

在推进中国心脏预防、康复的征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结合祖国传统中医药优势,结合康复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中国研究和探索实践,重视中国数据和中国证据,用科学的数据和证据指导我们不断前进,逐渐在国际上响起中国声音。

尽管当前我国心脏预防、康复还缺乏充分的资源,但它是人民健康的迫切需求,是广大患者的迫切需求。为这样的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人民健康事业,我们当下需要的是理想、信念和情怀,更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怕困难与挫折的艰苦奋斗精神。2017年6月17日刚刚在长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术年会吹响了慢病预防、康复的集结号,进一步凝聚中国预防、康复的正能量,引领中国心脏预防、康复事业沿着正确方向、正确道路前行。我们要不忘初心、满怀信心,我们深信心脏预防、康复这条人迹稀少的路会充满光明和希望,这条路将会越走人越多,越走越宽广!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团体委员,并担任《中国医药导刊》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杂志》等多种国内外杂志副主编、编委。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知识》约稿
作者:胡大一,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
编辑:环球医学资讯贾朝娟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