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内分泌

段炼、冯铭:一文了解Rathke囊肿

分享:

段炼、冯铭:一文了解Rathke囊肿

Rathke囊肿是由垂体残存的Rathke囊形成的位于鞍内或鞍上的非肿瘤性囊性病变。 一、流行病学 临床上Rathke囊肿多为偶然发现,症状性病例较少,发病率目前不详。据国外一项尸检报告报道,1000例尸检结果中,无症状Rathke囊肿的发生率高达11.3%。另一项国外垂体...

廖二元、雷闽湘:垂体炎概述

分享:

廖二元、雷闽湘:垂体炎概述

垂体炎(hypophysitis)一般系指腺垂体(adenohypophysis)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腺垂体炎(adenohypophysitis)或全垂体炎(panhypophysitis);炎症波及垂体柄时称为漏斗球垂体炎(infundibulo-hypophysitis);神经垂体受累时称为神经垂体炎(ne...

王任直、刘小海:难治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概述

分享:

王任直、刘小海:难治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概述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5%,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垂体腺瘤的人群患病率由7.5/10万~15/10万上升为75/10万~113/10万,升高近十倍之多。而且,在正常人尸检和影像学检查中,垂体占位发现率高...

幸兵、阳洪波:垂体无功能腺瘤概述

分享:

幸兵、阳洪波:垂体无功能腺瘤概述

垂体腺瘤位居颅内肿瘤发病率第三位,其中约1/3的患者为临床垂体无功能腺瘤(clinically 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s,CNFPAs)。患者可能完全无症状,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才首次发现。 一、流行病学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磁共振...

卢琳教授:一文了解垂体混合型激素细胞腺瘤

分享:

卢琳教授:一文了解垂体混合型激素细胞腺瘤

垂体混合型激素腺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激素垂体腺瘤(plurihormonal adenomas);另一类是双重/多腺瘤(double/multiple adenomas)。多激素垂体腺瘤可以在单个垂体肿瘤组织中产生多种激素。它可以是单形性,由产生两种(或者罕见的两种以上)激素的同一种细胞组...

李东晓教授: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分享:

李东晓教授: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一、肥胖的预防 肥胖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流行,肥胖及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已经成为目前严重影响公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并且是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基础。肥胖及相关疾病导致的巨大的医疗开支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肥胖的治疗又是公认的...

蒋铁建、雷闽湘:详解卡尔曼综合征

分享:

蒋铁建、雷闽湘:详解卡尔曼综合征

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也称kaerman综合征)由Kallmann等于1944年首次提出,为先天性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缺乏导致的以下丘脑性性腺发育障碍为特征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hic hypogonadism,HH),因伴有嗅觉丧...

朱惠娟、刘小海:一文详述垂体泌乳素细胞腺瘤

分享:

朱惠娟、刘小海:一文详述垂体泌乳素细胞腺瘤

垂体泌乳素细胞腺瘤(简称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起源于腺垂体分泌泌乳素的腺细胞,能够过度分泌泌乳素(prolatcin,PRL),导致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可直接抑制垂体性腺轴功能使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闭经和不育,男性患者性功能低减。垂体泌...

陈慧玲、雷闽湘: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分享:

陈慧玲、雷闽湘: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临床上难以直接测定血液循环中的各种下丘脑激素,对于大多数神经内分泌和腺垂体疾病,医生需要在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依靠垂体激素检测、垂体储备功能试验、下丘脑-垂体影像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来确立诊断。 一、下丘脑-垂体疾病分类 (一)按年龄分类 按年龄分类下...

禹松林: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及临床应用

分享:

禹松林: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及临床应用

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简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是利用色谱的分离技术和质谱的特异性检测技术,确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重要技术。作为临床检验领域的新兴技术,具有测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多种化合物,并且可弥补目前常规生化免疫方法...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共23篇文章/共3页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