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美国高血压学会第25届科学年会传递中国经验

来源:    时间:2006年04月10日    点击数:    5星

美国高血压学会(ASH)第25届科学年会

    6月4日消息 - 2010年5月4日,美国高血压学会(ASH)第25届科学年会在纽约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举行了第二届中美血管医学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与处理:来自中国的经验”,由美国弗雷明汉(Framingham)心脏研究负责人丹尼尔·利维(Daniel Levy)教授和北京大学首刚医院王宏宇教授担任主席,来自北京、广州、福州、昆明和成都的6名医生介绍了中国在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和预防领域的经验,为众多发展中国家进行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关注早期血管病变:意义重大 

    冠心病、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因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现有证据表明,人体动脉血管树的整体病情进展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直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核心环节。因此,早期检测血管功能与结构异常,及时采取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从而逆转早期血管病变并终生维护血管健康,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运用简单有效且投入较少的检测方法和策略对早期血管病变进行筛查和预防意义重大。我国在上述方面的经验将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早期预防血管疾病提供思路和参考。 

    回顾既往研究:硕果累累 

    从1997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 动脉早期僵硬度增加与心血管危险的相关性系列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僵硬度随年龄递增而显著增加,并且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与左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脉压是反映大动脉僵硬度的指标,脉压升高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2、 应用超声回波跟踪技术对外周动脉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硬化明显,并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长效硝酸酯类和他汀类药物对逆转动脉血管病变有益。 

    3、 中国动脉僵硬度评价研究(CASE)完成了针对我国僧侣素食人群的血管功能评价,结果显示,素食时间超过年龄的1/5对维持血管功能健康有益。 

    4、 对贵州苗族人群的调查显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压力较小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推广早期检测技术:不断前行 

    1、2004年,“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推广的“十年百项”计划项目之一; 

    2、2005年,全球第一部“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诞生; 

    3、2006年,国际血管健康学会首届亚太地区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4、2007年,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中国分会正式成立,我国在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工作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 

    5、2007年底,卫生部主管部门对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项目进行了验收,并批准在2008-2010年继续在全国推广。 

    从2004年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将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在全国一系列大、中型城市及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对相关专业医务工作者进行技术培训,并联合开展临床检测及科研工作,协助各地医疗机构建立血管病变早期检测部门。同时,一系列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学习班也相继举行。迄今为止,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已推广至全国二十多个省及直辖市,共举办专业学术推广活动五十余场,培训相关医务工作者三千余名。 

    防治血管病变:共同参与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的推广,使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早期血管病变的认识逐步深化,并愈加重视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血管医学这一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血管病变的预防需要临床医务工作者与公众共同参与,公众对血管病变早期防治认识不足会阻碍血管医学学科的良性发展。为了提高公众对血管病变危险的认识,普及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并有效控制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启动了“血管疾病社区防治和康复计划之中国血管健康行”系列活动。此外,“中国血管健康促进计划”也于2008年启动,主要针对公众进行血管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从而有助于筛查亚临床血管病变高危人群。 

    未来发展方向:深入细化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的成立,标志着以血管为中心的疾病防治时代开始。血管疾病的防治需要终身维护血管健康,早期检测并逆转血管病变以及对血管事件进行综合治疗(药物、介入和手术)。 

    未来工作方向应逐步走向城市社区和县级基层医疗单位,指导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收集血管健康资料和建立血管健康档案等方面工作,同时针对公众进行健康宣教,真正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从而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有效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 

    结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数亿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均是血管疾病的庞大来源。正如布朗沃德(Braunwald)教授在ASH会议的主题演讲中所说的那样,医学是一种学习型职业,你需要知道今天的工作来源是什么,而医生最容易出现的失误就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森林。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同样应该追根溯源,早期发现并有效干预血管病变,才能终身维护血管健康,这不仅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而且还能解决每个家庭和社会均须面对的难题。维护血管健康,我们任重而道远。 

    链接 

    “中美血管医学论坛”的由来 

    鉴于我国在血管医学领域的工作成就,2008年6月,来华参加第六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年会的前任美国心脏学会(AHA)和ASH主席苏珊娜·奥帕瑞(Suzanne Oparil)教授和王宏宇教授共同提议在ASH年会期间设立“中美血管医学论坛”,向全世界推广中国在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经验。 

    深入了解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 

    动脉僵硬度和中心动脉压升高是全身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早期评估血管系统的上述改变并进行逆转,对于预防致死和致残性血管事件的发生极为重要。本文作者王宏宇教授就动脉树的功能组成及血管病变早期评估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该文章发表于《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 30(2): 194]。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