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专家观点>> 儿科>>正文内容
儿科

王天有教授:一文详解儿童淋巴瘤

来源:    时间:2024年02月04日    点击数:    5星

淋巴瘤(lymphoma)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仅次于白血病及脑瘤),约为15%。其发病率约1.63/10万,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其中NHL占儿童淋巴瘤的80%~85%,HL占15%~20%。中国儿童NHL的比例远多于西方国家,尤其是T细胞淋巴瘤(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及EB病毒相关淋巴瘤)明显多于欧美国家。淋巴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因起源于免疫系统的构成细胞,故常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相关,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感染常与Burkitt淋巴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相关;原发及继发免疫缺陷病也与其密切相关。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

【诊断要点】

1.病理分型

目前普遍采用WHO 2008分类。儿童NHL主要分为: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或外周T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前B细胞肿瘤(主要包括前体B淋巴母细胞型白血病/淋巴瘤),前体T淋巴母细胞型白血病/淋巴瘤。

2.临床表现

主要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还有肿物引起的压迫症状和肿瘤转移到各个脏器引起的相应表现。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可出现皮肤结节和皮疹、肺间质改变、骨破坏等。根据不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各异。

3.临床分期

目前在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儿童淋巴瘤的St.Jude分期。方法如下:①Ⅰ期:单个淋巴结区或结外肿瘤,但纵隔及腹部肿块除外。②Ⅱ期:单个结外肿瘤伴局部淋巴结受累;膈肌同侧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受累;原发于胃肠道肿瘤,常在回盲部伴或不伴有肠系膜淋巴结受累。③Ⅲ期:膈肌两侧有单独的结外肿瘤;膈肌两侧有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病变;所有原发于胸腔的肿瘤(纵隔、胸膜、胸腺);所有广泛原发于腹腔内的病变及所有脊柱旁或硬膜下肿物。④Ⅳ期:以上任何病变加中枢神经系统和(或)骨髓浸润。

4.辅助检查

(1)病理检查: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2)分期的检查:确诊淋巴瘤后,应进一步做全身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B超、CT、MRI、骨扫描、PET-CT、骨髓穿刺、脑脊液检查等,以确定瘤灶的转移情况,进一步作出分期。
(3)其他检查:病毒抗体、基因、染色体等。
(4)化疗前的常规检查:应做各脏器功能及生化检查,为化疗前准备工作。
(5)鉴别诊断的检查:因淋巴瘤在临床表现上异质性较强,与其他发热、淋巴结肿大、胸腹腔内肿瘤及引起骨破坏的其他疾病有相同的表现,故应根据情况具体选择相关检查项目以鉴别。

【鉴别要点】

需鉴别的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瘤、神经母细胞瘤、间皮瘤、软组织肉瘤、骨瘤、骨髓炎以及反应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等。

【治疗要点】

1.治疗策略

目前国际上NHL的治疗主要采用化疗。手术主要用于诊断性活检和腹部肿物及其他部位巨大肿物的切除;放疗被证明不增加疗效反而增加近期副作用。高危及复发患者可考虑生物治疗及骨髓移植。早期合并症的处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患者的疗效和总体生存率。

2.化疗原则

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即个体化治疗。恰当地评价临床及生物学的预后因素十分重要,评价内容包括:诊断时病变侵犯的程度、部位、免疫分型、肿瘤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染色、基因染色体类型及治疗的早期反应等。

3.治疗方案

目前主要针对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和不同的危险因素采用不同强度的分层治疗。

4.其他治疗

除常规治疗外,抗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靶向治疗使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更加有效。生物抗体治疗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治疗中也进入探索阶段,CD30抗体(brentuximab vedotin,SGN-35)、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crizotinib)等已进入临床试验,其治疗效果值得期待。T细胞特异性药物奈拉滨(nelarabine,arranon)被指定用于治疗难治、复发的T-LBL/ALL的二线药物。对于复发及难治性者需考虑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5.并发症的处理

(1)呼吸道梗阻:原因是气道受压和纵隔侵犯。治疗措施为变换体位,保持通气;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应用激素或小剂量化疗、局部放疗等均可起到减小肿瘤体积及解除梗阻的作用,但最好在完成病理检查后再给予激素或化疗。若不得已可于用药24~48小时内症状控制后尽早行病理检查,并应选择侵袭性最小的操作确诊。
(2)肿瘤溶解综合征:强化疗作用下大量肿瘤细胞溶解坏死,引起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及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治疗原则是水化(3000~4000ml/m2)、酌情碱化尿液(5% NaHCO3 100~130ml/m2,稀释成等张液),利尿剂(呋塞米每次0.5~1mg/kg),别嘌呤醇10mg/(kg•d)分3次口服,纠正电解质紊乱。少尿、无尿、肾衰严重者可行血液灌流或透析。
(3)急腹症:Burkitt及Burkitt's like淋巴瘤80%原发于腹腔内,以消化道症状和急腹症表现为主,常出现肠套叠或肠穿孔,或有腹腔积液、乳糜腹。应注意外科急诊手术同时病理取材。

【注意要点】

尽管NHL临床进展快,过程凶险,易发生远处转移如骨髓转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等,但如诊断和治疗及时,预后尚好。国际上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可达70%~80%。初治时为Ⅳ期患者、有巨大瘤块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病史短、进展快、LDH水平2倍以上升高、有活动性EBV感染、治疗早期评估反应不好等因素为预后不良相关因素。

二、霍奇金淋巴瘤

【诊断要点】

1.病理分型

过去称为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2001年WHO重新命名为霍奇金淋巴瘤,并定义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征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L,NLPHL)以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L,CHL)。后者根据不同的炎性背景细胞的情况又分为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NSCHL)、淋巴细胞丰富型(lymphocyte rich,LRCHL)、混合细胞型(mixed cellularity,MCCHL)以及淋巴细胞消减型(lymphocyte depletion,LDCHL)四种不同亚型。2008年WHO更新的淋巴瘤病理分类并未修改HL的病理分类。

2.临床表现

以慢性进行性、无痛的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原发瘤多呈离心性分布,起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以原发颈淋巴结多见,逐渐蔓延至邻近淋巴结,然后侵犯脾、肝、骨髓和肺等组织。好发部位依次为:颈、下颌下、锁骨上、腹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等。也可发生于结外淋巴组织,如骨转移引起骨破坏;病灶也可在肺、胃、肠壁、肝脾等引起相应部位症状。通常临床进展相对缓慢,病程较长。此外,部分可出现反复发热(体温38℃)、消瘦(体重减少10%以上)、盗汗,通常称为B症状。

3.临床分期

目前仍采用Ann Arbor分期:①Ⅰ期:单个淋巴结区病变(Ⅰ)或单个结外肿瘤(ⅠE)。②Ⅱ期:单个结外肿瘤伴局部淋巴结受累;膈肌同侧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受累(Ⅱ)或单个淋巴结外肿瘤及其区域≥2个淋巴结区病变(ⅡE)。③Ⅲ期:横膈两侧有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病变(Ⅲ),或横膈两侧有单独的结外肿瘤和(或)脾受累(ⅢE)。④Ⅳ期: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的弥漫性病变,伴或不伴有淋巴结区病变;或单个结外病变伴有远端淋巴结转移。

4.辅助检查

内容与NHL相同。

【治疗要点】

1.治疗策略

目前国际上HL的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侵犯视野放疗。手术主要用于诊断和腹部肿物及其他部位巨大肿物的切除;尽管放疗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但研究证明化疗+放疗方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

2.治疗方案

以化疗为主,辅以低剂量放疗,并结合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进行调整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其他治疗

对难治和复发者也可考虑应用抗CD30抗体(SGN-35,brentuximab vedotin,BV)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注意要点】

相对NHL,HL有更好的预后。目前美国14岁以下HL患儿5年相对生存率已达94%。多元分析提示:男性;ⅡB期、ⅢB期或Ⅳ期;巨大纵隔病变和直径超过10cm的巨大瘤灶均为预后不良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84-18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年修订)(下).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856-862
3.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全国儿童弥漫性肺实质疾病/肺间质疾病协作组.儿童肺间质疾病诊断程序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3,51(2):101-102
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乌鲁木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2):83-84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0
7.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小儿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年版).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0):740-744

来源:《儿科医生手册》

作者简介: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现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儿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北京医学杂志、中国小儿急救杂志、中国小儿循证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中西医儿科杂志等十余家杂志副主编、编委。

曾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部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儿童新药研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6项。发表有关儿科及小儿血液系统疾病方面的论文150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名。

曾入选北京市十百千人才梯队百人梯队。近年来,获得河北科技成果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知识》约稿
作者:王天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二科
编辑:环球医学资讯常路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