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专家观点>> 儿科>>正文内容
儿科

李华教授:小儿哮喘的辨证论治

来源:    时间:2024年05月30日    点击数:    5星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严重者不能平卧。哮指声响,喘指气息,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唇口青紫为特征,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本病包括了西医学所称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本病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及气温多变季节发作为主,年龄以1~6岁多见。95%的发病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起病越早遗传倾向越明显。

(一)病因病机

哮喘的发病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责之于痰饮内伏,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外因主要为感受外邪,接触异气。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肺虚则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易为外邪所侵,邪阻肺络,气机不利,津液凝聚为痰;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虚不运,生湿酿痰,上贮于肺;肾气虚弱,不能蒸化水液而为清津,上泛为痰,聚液成饮。痰饮留伏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尤其责之于肺脾两脏。外因以外感六淫为主,六淫之邪,冬春多为风寒、风热,或秋季乍冷乍热,外邪乘虚入侵而诱发。邪人肺经,引动伏痰,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逆痰动而为哮喘。此外,若接触异气,如异味、花粉、煤烟、羽毛等,或嗜食酸咸甜腻,也能刺激气道,精神失调和过度疲劳也是小儿哮喘的重要诱因。

(二)诊断要点

1.常突然发病,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不能平卧,烦躁不安,气急,气喘。
2.有诱发因素,如气候转变、受凉受热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哮喘史。
4.肺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
5.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伴肺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三)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哮喘临床分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时哮吼痰鸣,喘急倚息,以邪实为主。咳喘痰黄,身热面赤,口干舌红为热性哮喘;咳喘畏寒,痰多清稀,舌苔白滑为寒性哮喘。缓解期哮喘已平,出现肺脾肾三脏不足,以正虚为主。辨别哮喘虚实可从病程长短、全身症状轻重来区别,气短多汗,易感冒多为气虚;形寒肢冷面白,动则心悸为阳虚;消瘦乏力、盗汗面红为阴虚。

2.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分辨寒热虚实、寒热夹杂分别随证施治。缓解期治以扶正,调其脏腑功能。由于哮喘的病因复杂,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除口服药外,雾化吸入、敷贴、针灸疗法。

3.分证论治

(1)发作期

1)寒性哮喘
①证候:咳嗽气喘,喉间有痰鸣音,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②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③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麻黄、桂枝宣肺散寒,细辛、干姜温肺化饮,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行气化痰,白芍药、五味子敛肺平喘。
2)热性哮喘
①证候:咳嗽哮喘,声高息涌,咯痰稠黄,喉间哮吼痰鸣,胸膈满闷,身热,面赤,口干,咽红,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②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③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常用麻黄、生石膏宣肺清热,杏仁、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降逆,苏子化痰,生甘草调和诸药。
3)外寒内热
①证候:恶寒发热,鼻塞喷嚏,流清涕,咯痰黏稠色黄,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脉滑数。②治法:解表清里,定喘止咳。③方药:大青龙汤加减。常用麻黄、桂枝、生姜温肺平喘,生石膏清里热,生甘草和中,白芍、五味子敛肺。
4)肺实肾虚
①证候:病程较长,哮喘持续不已,动则喘甚,面色欠华,小便清长,常伴咳嗽、喉中痰吼,舌淡苔薄腻,脉细弱。②治法:泻肺补肾,标本兼顾。③方药: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常用麻黄、射干平喘化痰,半夏、款冬、紫菀清肺化痰,细辛、五味子敛汗平喘,山茱萸、熟地益肾,淮山药、茯苓健脾化痰。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
①证候:气短多汗,咳嗽无力,常见感冒,神疲乏力,形瘦,食欲缺乏,面色苍白,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软。②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③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常用人参、五味子补气敛肺,茯苓、白术健脾补气,黄芪、防风益气固表,百部、橘红化痰止咳。
2)脾肾阳虚
①证候:动则气短心悸,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脚软无力,腹胀,食欲缺乏,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②治法:健脾温肾,固摄纳气。③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附子、肉桂温肾补阳,山茱萸、熟地黄补益肝肾,淮山药、茯苓健脾,胡桃肉、五味子、白果敛气固摄。
3)肺肾阴虚
①证候:面色潮红,咳嗽时作,甚而咯血,夜间盗汗,消瘦气短,手足心热,夜尿多,舌红苔花剥,脉细数。②治法:养阴清热,补益肺肾。③方药:麦味地黄丸加减。常用麦门冬、百合润养肺阴,五味子益肾敛肺,熟地黄、枸杞子、山药补益肾阴,丹皮清热。

(四)其他疗法

1.中成药剂

(1)小青龙汤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用于寒性哮喘。
(2)咳喘宁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用于热性哮喘。

2.外治疗法

取白芥子、细辛、甘遂等中药按一定比例加工粉碎,用生姜汁调制成干湿适中的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0.5cm左右的药饼,敷在患者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大椎等穴位上,每次数2~3h,每周治疗1~2次,共治疗3~6次。

3.推拿疗法

基础方包括揉天突、搓摩胁肋、揉定喘、揉肺俞,清肺经、推小横纹。实证配合揉膻中、揉丰隆、揉内外劳宫、运内八卦、推三关、清天河水。虚证配合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揉足三里、揉命门、摩揉丹田及揉二马、清天河水、揉三阴交。

4.针灸疗法

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咳嗽痰多者,加膻中、丰隆。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足三里、肾俞、关元、脾俞。每次取3~4穴,轻刺加灸,隔日1次。在好发季节前作预防性治疗。

(五)预防护理

1.预防

(1)重视预防,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适当进行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2)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季外出应戴口罩。尤其气候转变或换季时,要预防感冒诱发哮喘。有外感病证要及时治疗。
(3)发病季节,防止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以免诱发哮喘。

2.护理

(1)居室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季要和暖,夏季要凉爽通风。避免接触特殊气味。
(2)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酸甜以及海鲜鱼虾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诱发哮喘。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玉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知识来源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作者:李华教授,上海市儿童医院

专家简介
上海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上海市名中医虞坚尔教授,全国名老中医王霞芳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董氏儿科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传承人,上海市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导师。现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小儿厌食、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对化疗或术后脾胃调治,以及抽动症、性早熟、遗尿、汗症、血尿等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诊疗经验。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