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糖尿病>>正文内容
糖尿病

严晓伟教授点评ACCORD研究与NAVIGATOR研究

来源:    时间:2011年12月11日    点击数:    5星

    3月19日消息 - 2010年3月14号公布的两个研究(ACCORD研究与NAVIGATOR研究)可圈可点。两项研究结果的公布都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ACCORD研究中首先介绍了血脂方面的结果,强化调脂的患者在他汀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以达到良好的甘油三酯控制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同时,甘油三酯水平也有所升高。研究结果为阴性,加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尽管对甘油三酯水平和HDL-C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临床终点无明显作用。我认为该研究结果在糖尿病患者中,再次强调了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的重要性。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方面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没有新的证据,而明确的结果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ACCORD降压部分更加值得我们思考。降压部分的研究比较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将降压指标140/90mmHg和120/80mmHg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严格控制血压组的患者总体心血管终点并无改善。我们在过去一年多以来,一直在讨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程度。2007年欧洲指南指出血压控制130/80mmHg以下,实际并无太多依据,2009年对07版欧洲指南再评价的时候,也指出130/80mmHg并没有询证医学证据。ACCORD研究的降压部分再一次强调,这部分糖尿病患者并非血压降得越低越好。此外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虽然主要终点无明显差别,但是卒中终点在强化降压组显著减少。这一结果对中国患者意义比较大。中国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中发生的血管事件有3/4都是卒中,这一点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卒中发生很低)。假设类似的研究如果在中国患者中开展,结果又证实由于中国人群卒中发生比例比较高而获益明显的话,也许试验会是另外一个结果。总之该研究提醒我们,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血压降得越低越好。现有的证据逐渐趋向于“中庸”,要控制血压,但不必使患者血压下降太多。

    NAVIGATOR研究也引发了很多讨论,研究评价了那格列奈与缬沙坦对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该研究为2×2的析因设计,那格列奈部分几乎是阴性结果。缬沙坦与安慰剂相比减少糖尿病发生达14%,心血管事件方面,与安慰剂相比没有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结果有很多值得讨论之处。既往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了缬沙坦的有效性,该研究没有证明心血管事件方面优于安慰剂,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这组患者相对低危,原先预计患者年事件发生率4%,实际不到2%,事件数量受到限制;其次这部分患者已经得到比较好的基础治疗,治疗前血压已得到初步控制,相当数量(40%以上)的患者用了他汀类药物,部分患者(每组有20%以上)同时使用了RAS抑制剂。这样的背景治疗使得进一步观察另外一个药的作用就比较困难。在糖尿病预防方面缬沙坦它显示出它的作用,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缬沙坦的疗效,在既往研究中已得到证实,无论是降压的疗效,还是对心脏、肾脏保护都已有确切结论。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