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敬佩!医生夫妻放弃北京工作 坚守家乡五十载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6年09月14日    点击数:    5星

半个世纪前,北大医院的青年医生杨文钦为了一句“改变家乡山区缺医少药面貌”的誓言,带着在北京友谊医院工作的藏族妻子扎西志玛,辞别北京,扎根湖南新晃侗乡。如今,夫妇俩已经80多岁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第一线,被尊为“侗乡大医”。

工作七年后申请回乡从医

杨文钦出生在湖南新晃县李树镇科赖村。在侗语里,科赖的意思是“野猪窝”。那时的科赖还是现代医学的蛮荒之地,村民看病基本靠两样东西:迷信和草药。流行病时常呼啸而来,又悄悄退去,却总要在山间留下几座新坟。

杨文钦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河对面那家的男人是怎样为两个小女儿的夭折恸哭;也记得母亲躺在床上咳血时,自己怎样躲在被子里偷偷流泪;在一场毫无征兆的痢疾大暴发中,他和姐姐侥幸死里逃生,两个弟弟却没能幸免。

1956年,即将念完高中的杨文钦主动提出放弃高考,转入医科预备班。接着,成绩优异的他被推荐到当时的北京医学院学习。在这里,他熟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与战友的藏族姑娘扎西志玛。在陌生的北京,欢迎他们的是周总理,给他们讲座的是费孝通、潘光旦、马约翰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家。在那个大学生凤毛麟角的年代,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未来之星。

到了毕业分配的季节,杨文钦填的三个志愿都是回基层,正如扎西一样。然而由于统一的安排,他和同学们还是被留在了北京的大医院。杨文钦被分到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扎西则去了北京友谊医院。

这一留就是七年。比起刚毕业时的一时热血,七年后的冷静抉择变得更为艰难。七年间,他和扎西喜结连理,儿子杨京很快出生了,女儿杨京华也正在孕育。上下班、带孩子成了两人生活的主线,他们和城市里许多小家庭一样,忙碌却幸福着……然而早就看够了家乡苦难的夫妻俩从未放弃回乡的念想:“要么去藏区,要么回侗乡。”

1968年4月2日,杨文钦清晰地记得这个回家的日子。此时,距离他20岁那年的匆匆离去已过了16年。

信守承诺 扎根侗乡半个世纪

初到新晃,杨文钦夫妇被安排在大山深处的扶罗乡卫生院工作。当时乡卫生院只有一栋平房,6张病床,连一把手术刀和医用剪都没有。杨文钦向北大医院寻求设备支援,带回一批手术器械,外科、妇产科手术才得以进行。

在山高林密的侗乡,杨文钦夫妇有时甚至要步行两天为村民做手术,山里还有野兽出没。由于当地没有麻醉师,妻子扎西志玛既要自己做手术,还要当丈夫的麻醉师。

有一次,一位村民连夜赶到卫生院,说他的前妻难产身亡,现在的妻子又难产,跪在地上痛哭求助。杨文钦夫妇闻讯后连忙赶到产妇家,用门板搭建临时手术台,在马灯、手电筒的照射下,及时做了剖宫产手术。

由于婴儿滞塞产道时间较长,取出来时面色青紫、严重窒息。扎西志玛毫不犹豫地用口吸出了滞留在婴儿肺部的羊水,一声响亮的啼哭如一道光划破黑夜。

贫困落后的村民不相信现代医学,这是杨文钦当时最头疼的事。为了让村民们相信脖子上是可以开刀的,杨文钦走几十公里山路,为一位妇女完成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回家途中,杨文钦却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经过抢救才免于一死。

1973年,杨文钦、扎西志玛调入新晃县人民医院。面对一个管理落后、专业设置薄弱的县级医院,他们先从开展外科、妇产科业务着手,进行传、帮、带,夯实基础。1983年,杨文钦接任院长职务,提出了科技兴院的号召,并将原只有4个管理体系的医院发展到行管、临床、辅助科室共30个管理体系。

经过一系列锐意改革,新晃县人民医院如今已发展成为功能完善、诊疗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享誉湘黔边界10余个县市。

耄耋之年 依然坚守在门诊第一线

风雨行医路,情系侗乡人。如今,83岁高龄的杨文钦依然坚守着服务家乡医疗事业的承诺。82岁的妻子扎西志玛与他相濡以沫,一同工作。两位白发老人相互搀扶着上下班,成了县医院门诊大楼的一道风景。

贵州岑巩县村民许自海带着家里人专程来找杨文钦看病。“以前得过腰肌劳损,开了好多次药都没用,心里特着急。”经人介绍,他找到杨文钦。杨文钦告诉他,不用住院吃药,回去弄点跌打损伤的草药泡酒吃就可以了。许自海按这个办法,果然大半年就好了。“我现在60岁了,还能屠宰和种田,杨医生确实是一个善良的好医生。”许自海感激地说。

有人问他们,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医患矛盾?他们说,只要双方真诚相待,互相理解,误会就可以澄清。也有人问他们,现在很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小医院来,该怎么办?他们说:“别人有别人的追求,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想法。病人在这里,我们就在这里。”更多的人会问起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北京回老家,现在想起来后不后悔?他们笑着说:“这就是我们一辈子的追求呀!”

小编以为,这对医生夫妻无疑是令人尊敬的长者,是真正的医者之心、仁者之心、爱的使者。“别人有别人的追求,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想法。病人在这里,我们就在这里。”更是令人动容。

现如今,我国基层地区仍然面临着优秀医生的极度短缺,仅靠医者仁心及个人追求能留住的只是少数医生,如果想使更多的医生愿意扎根基层,还是得有更完善的制度支撑!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