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85岁医生闲不住 还能工作是最大的幸福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9年08月06日    点击数:    5星

当很多人还向往着“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时,陈育智教授已经用六十多年的光阴践行了这句话。陈育智是我国儿童哮喘界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是中国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开拓者、首都儿科研究所特级专家、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顾问、全球过敏和哮喘患者联盟副主席。85岁高龄,早已功成名就的她,为了帮助更多的哮喘患儿,培养更多的医疗人员,仍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

仁心仁术——当医生的基本理念

每周三,是陈育智教授出门诊的日子。门诊网上预约系统放号的一瞬间,所有号源立刻“秒光”,挂号的大多都是全国各地的患儿家长。无论孩子还是家长,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陈奶奶”。

走进陈育智的哮喘门诊诊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醒目的展板,上面贴有各种哮喘常用药的图示。因为家长们经常说不清孩子用了什么药,陈育智便把各种药物的图标都展示出来。她耐心地指着上面的图问家长:“最近常吃的是哪个?”“昨天还吃了哪个?”家长们立刻就能对上号。

“来,孩子,你擤下鼻涕,我看看。”陈育智抽出一张纸巾,一个手指微微用力压住一边的鼻孔,另一只手拿着纸巾等着接孩子的鼻涕。鼻涕流出来了,她展开纸巾仔细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鼻涕,这些都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这算是我这么多年的自我体会吧。”陈育智笑称。看过之后,陈育智还要向身边的助手们询问,听听判断结果。现在,指导和培养年轻医生也是她日常的重要工作。

哮喘门诊开设三十多年,陈育智迎来送往的病人早已不计其数,而她对待病人的那份细致入微却从未改变。四个整理箱,是陈育智门诊的必备利器。粗略一看,里面有纸抽、常用吸入药物、峰流速仪、科普书籍、洗鼻器、各种贴纸,宛若百宝箱一般。

旁观陈育智看病,会发现她的看诊特别细致,每一张检查报告单都要仔仔细细地查看。一些孩子的鼻腔清洗方法不对,陈育智也会耐心地示范给孩子看,一步一步地教他们怎样正确地洗鼻。

陈育智说:“当大夫就是要真心诚意,视病人如亲人。我想如果这孩子是我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孙子,会怎么样?不就想找个认真负责的大夫吗?仁心仁术,这是当医生最基本的理念,没有别的。”

踏上儿童哮喘之路 贡献大

陈育智1953年进入北京医学院,1958年毕业分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儿科研究所。上世纪80年代初,哮喘患儿已经出现增多迹象,而国内很少有人在做儿童哮喘,呼吸科老主任张梓荆希望陈育智能够开拓这一领域。

此前,陈育智已在呼吸内科耕耘了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接下这一任务后,她开始钻研哮喘专业。陈育智先是在协和医院学习,得到叶世泰教授指导,1982年又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做了15个月的访问学者,像一块海绵一样飞快地吸收着新的知识。陈育智说,自己特别幸运,澳洲学术氛围浓厚且非常开放,她曾先后进入呼吸科、免疫和变态反应科等四个科室轮转学习。每天中午,这些科室都有小型的学习报告会。一到中午,她便会挑一个感兴趣的,坐在那里旁听,还顺便解决了午餐,一举两得。此外,每天早上所有的住院医生培训、晚上所有住院总的巡回,都能看到陈育智不知疲倦的身影。她笑言:“通过出国学习,我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1983年,她学习结束,带了两个雾化泵、几瓶支气管舒张药物回到首儿所。更重要的是,陈育智将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管理以及治疗方法、实验方法,还有对病人认真负责的精神都带了回来。采购了国内的过敏源检测器械及过敏源试剂,她带着几个年轻的轮转医生、一个护士,把首儿所的哮喘门诊开办了起来。

万事开头难。那个时候,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儿童哮喘完全没有清晰的认知,更遑论接受陈育智带回来的最新治疗方式。陈育智说:“现在很多人有个错误观念,好像做事一定要有多大的支持,要万事俱备,其实不然。很多事情,不过就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做罢了。”

1990年,陈育智牵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0至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的调查,首次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危险因素及患病率增长的趋势。此举不仅使参加此项流调医务人员普遍提高了诊断水平,规范地对病人进行哮喘防治工作,更令社会各界对哮喘病的严重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她领导哮喘防治教育中心,举办哮喘学习班和护理学习班,培训了一批儿童哮喘医护人员。中国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赵京教授就是她的学生之一,她说:“很多现在的儿科哮喘骨干都曾经参加过那个学习班。”

陈育智教授作为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组长,在参加欧洲呼吸年会的时候,参与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委员会活动,并得到钟南山教授推荐,成为GINA委员会成员。此后,她组织翻译了GINA有关指南手册,并开始在国内大力推广GINA。她曾与全国哮喘协作组共同进行2次儿童哮喘防治指南制定、修改,确定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儿童哮喘诊断指标和治疗方案。这种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使95%以上的患儿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在,陈育智作为GINA委员会委员、过敏性鼻炎对哮喘影响(ARIA)成员,参加了GINA和ARIA关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诊治方案的修订。

近年来,在陈育智的帮助下,民航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首钢医院等近10家医院也相继开设了哮喘门诊。陈教授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过敏性疾病,不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在陈育智教授的指导下,民航总医院一直坚持哮喘患儿的全程规范化管理,并在儿童保健门诊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全程管理。八一儿童医院的哮喘门诊仅开设半年,输液率就降到了7%。

让孩子们自由呼吸 初心不改

“陈育智很谦虚,不愿说她自己的成就,你要是问问哮喘的防治她倒是很愿意说的。”罗雁青护士长说,想采访陈育智的媒体很多,都被她婉言谢绝。不过,说起哮喘,她的话匣子打开就停不住。

“现在很多家长对哮喘治疗的了解存在误区,导致很多哮喘患儿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耽误了病情。家长们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不敢让孩子锻炼。”陈育智告诉记者,哮喘的孩子及家长在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孩子不敢跑不敢跳,在学校不敢上体育课,甚至不敢放声喊叫,担心这样做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为什么现在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然有天气和环境的因素,但也跟我们的孩子缺少户外活动有关,越是不运动,体质就越弱,抵抗力差了,对很多东西都过敏,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开始多了起来。”陈育智提倡,哮喘的孩子也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在看诊的时候,陈育智总是不忘向家长询问孩子的运动情况,根据孩子的病情向他们推荐适合的运动项目。“跑步、跳绳、游泳、球类活动、骑车、轮滑,这些运动就很好。”“要是不能出去,那就在家里做,跳绳、仰卧起坐也行呀。”

为了推广哮喘患儿运动康复的理念,陈育智组织成立了北京联众过敏和哮喘的防治教育中心,并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哮喘患儿运动会。每次运动会,她都会亲临现场给家长和孩子们加油鼓劲。

陈育智教授一生改变了很多哮喘患者的命运。每次看到很严重的病人走出哮喘的阴霾,自由呼吸、自由生活时,她的心里总会充满纯粹的快乐与成就感。

如今,陈育智已经85岁高龄。她的身体已经不像从前那么硬朗,有时还会因为生病不得不停诊。但是,陈育智的工作日程依然排得满满当当。

近年来,陈育智致力于基层医生的基础知识培训,推广最新的诊疗技术,帮助基层医生全面掌握哮喘与过敏反应相关疾病、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她还组织国内外呼吸、皮肤、心理、康复、心血管、变态反应、免疫、消化等领域的专家成立了“哮喘防控”微信群,随时解答基层医生的临床疑难问题。2015年,陈育智开创了间歇式学习的方式,让基层医生每周三来儿研所门诊学习诊疗技能,其余时间回到工作岗位迅速临床实践。百忙之外,她还要撰写文章或书籍。最近,由陈育智组织编写的《基层医生哮喘与过敏性疾病诊疗手册》即将出版,这本书对于指导基层医生诊疗哮喘有着重要的意义。她将北京市某些三级、二级医生培训、外地基层医生培训、哮喘普及宣教活动有机融入她的工作之中。

陈育智说:“我体力还行,还能做一些儿童哮喘防治工作,另外好像也确实需要我。这些工作让我感觉有成就感,有一种乐趣在里面,可以不断去探索。现在看来,这一条很有意义的新路子,好像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味道。”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