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穗主任:脑卒中的二、三级预防措施
一、脑卒中的定义与危害
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脑部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慢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不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二、脑卒中的流行概况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逐年增加。我国脑卒中的分布地区差异明显,由北向南梯度递减,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脑卒中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年龄每增加5岁,脑卒中死亡率增加近1倍,但需重视的是,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生呈现低龄化趋势;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略高于女性,但老年期女性发病接近男性;有家族史者,脑卒中风险较一般人群至少增加30%~40%。
三、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等不可干预的因素外,还有许多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与脑卒中相关的心脏及血管疾病、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肥胖及其他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乏体育活动、饮食营养不合理等)。
四、脑卒中的防控措施
我国现阶段,人们对脑卒中医学科普知识的知晓和防治理念的树立还不够,具有可操作性的脑卒中规范化治疗指南尚未普及,脑卒中的疗效多数并不理想,发病后对健康的危害极大。因此,实行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干预,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是降低脑卒中的危害、改善生活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此外,在脑卒中防控中,二级预防与三级预防措施也同样重要。
1.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强调对脑卒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的治疗手段,还不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或减轻脑卒中所致的大脑损伤。因此,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及早防止脑卒中的病情加重,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1)早发现: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即要警惕脑卒中的可能,并尽快将患者送至设置神经科的大型综合医院:①突然头晕;②肢麻、面麻和舌发麻;③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水;④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⑤头痛程度突然加重;⑥原因不明的跌跤;⑦精神状态发生变化;⑧全身无力伴出汗;⑨恶心、呕吐伴呃逆;⑩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⑪一时性视物不清。
如患者昏迷,应使患者就地平躺,打开领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物吸进肺里,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给患者服任何药物,谨防病情加重。
(2)早诊断与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首先应鉴别是缺血性损伤、出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损伤,然后依据不同的卒中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总的治疗原则是:应尽可能在脑卒中症状出现后的3小时内入院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具体来说,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量解除血栓;抗凝、抗纤、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缺血梗死区的血液循环;维持呼吸、血压、血容量及心肺功能稳定;积极消除脑水肿(脱水)、降颅压(包括外科方法),缺血脑保护治疗,减轻脑组织损伤;应注意避免降压、脱水过度。一般来讲,在进行性脑梗死不断加重时,应尽早进行抗凝治疗。在脑血栓形成的早期,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如果丧失上述机会或病情不允许,则进行一般性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如果病情已经稳定,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不论是完全恢复正常或留有后遗症者,均应长期进行综合性治疗和预防,以防脑血管病再发。
脑出血的治疗原则是:脱水、止血、降血压。控制脑水肿、颅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对症治疗,保持气道通畅,监测颅内压,用组织脱水剂如甘露醇控制颅内压,处理高血压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对有明显意识障碍,尚未出现脑疝的较大血肿者,外科治疗(床旁锥颅抽吸,引流血肿等方法)优于内科治疗;深昏迷、脑疝已形成的大量出血者,内、外科治疗效果均欠佳。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对症治疗与脑出血相同,有脑水肿、颅内高压应予以脱水、降颅压治疗。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否则再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很大,病死率也增加。除了通过手术防止再出血,还要防止脑血管痉挛、脑积水。
2.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是导致成人严重残疾的重要原因,脑卒中康复是降低患者致残率较为有效的方法。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强调促进功能康复,防止脑卒中复发。
康复治疗旨在通过复原和重建的方法,减少疾病所带来的机体各方面的功能障碍。为减少脑卒中的后遗症,应尽早进行神经功能锻炼。要说服患者积极地参与到持续的、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中,同时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功能康复,避免情绪低落、抑郁。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从住院期间到居家,需要持续数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医务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居家的康复知识与技能进行指导,家属积极支持和配合患者的康复,患者在康复中积极自我管理,患者、医生、家属的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尽可能地降低脑卒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促进康复的同时,也应管理好患者的其他疾病,如:控制血压,用抗凝剂抑制血栓形成,控制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防止脑功能进一步丧失,降低患者脑卒中复发的危险。
知识来源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作者:赵文穗,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专家简介
赵文穗,女,现任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