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郑一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要点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在老年期痴呆中占第二位,占所有痴呆总数的15%~30%。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具有痴呆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尤其是自身前后对比,包括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注意、言语、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等,其严重程度已干扰日常生活,并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证实。
(二)具有脑血管病的特点
1.认知功能障碍
非均衡分布,部分功能受损,其他功能相对保留。
2.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如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偏盲、言语障碍等。
3.脑血管病的证据
病史、体征、检查提示脑血管病的证据,可有CT、MRI上的相应病灶,可有/无卒中史。
4.痴呆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
痴呆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内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认知功能障碍突然加重,或波动,或呈阶梯样逐渐进展。
本组痴呆主要与阿尔茨海默病鉴别见表1。
表1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鉴别
几种主要的血管性痴呆分述如下:
(1)多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
由多发性脑梗死引起,梗死灶可以在大脑皮质,也可以在皮质下,或皮质及皮质下同时受累。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脑梗死病史。病程阶梯式发展,认知功能的损害取决于受累部位,常为记忆缺失、失语、失用、失认等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每次脑血管事件后遗留部分神经精神症状的叠加,直到智能全面衰退。
(2)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主要为脑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或白质损伤,包括宾斯旺格病(Binswanger disease)和腔隙状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迟缓,注意力下降,步态障碍和排尿异常。常伴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如中枢性面瘫、轻偏瘫等。影像学呈腔隙性脑梗死或白质损伤。
(3)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strategic infarct dementia,SID)
指具有重要功能的皮质、皮质下部位梗死而致的痴呆,如角回、海马、丘脑、基底前脑等。可导致多种认知损害,包括失写、失算、不辨左右、不辨手指、失语以及结构性障碍、注意力分散、记忆丧失、情感淡漠、意志缺失和精神运动性迟滞。
(4)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
本病是一种中年发病的家族遗传性血管性痴呆,其病因与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突变有关。一般在30岁左右出现有先兆的偏头痛,出现偏头痛后10年往往出现脑血管缺血事件(TIA或卒中)。临床以反复发作的皮质下缺血性卒中、进行性血管性痴呆为特征,常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发作,影像学上有侧脑室周围和深部脑白质异常信号和腔隙性脑梗死,后期步态不稳、尿失禁、假性延髓麻痹、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
知识来源
来源: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作者:吴琪、郑一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一科
专家简介
吴琪,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神经科常见病如脑血管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
郑一帆,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阿尔茨海默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