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大部分病人双向转诊遇“肠梗阻”

来源:环球医学编辑    时间:2012年08月24日    点击数:    5星

8月24日环球医学--双向转诊: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设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把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转移到上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上一级医院对诊断明确、经过治疗病情稳定转入恢复期的病人,返回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机构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其目标是为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在缓解大医院就医难问题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

然而,此双向转诊的通道却一直存在“肠梗阻”,转上容易转下难,病人们愿意从社区转上大医院就诊,转回社区进行康复或后续治疗的人却少之又少。针对双向转诊问题,8月21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请来南宁市60多家社区卫生机构的负责人进行座谈。

大部分病人“转不回去”

事实上,双向转诊已推行多年,但相当一部分居民都不知道这回事。家住江南区亭洪路的市民覃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家人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到附近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去,没想过在社区卫生机构看,“社区的条件跟大医院肯定没法比,看病这事不比买件衣服,医疗质量是要首先考虑的”。听记者描述了双向转诊的概念后,覃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凭着社区卫生机构的转诊单可以到大医院优先就诊,那我当然愿意先到社区看。但是如果在社区看不好,转到大医院还得跟其他病人一样排长队,还不如直接到大医院看,省得在社区多折腾一次。”

座谈会上,不少社区卫生机构的负责人都说起了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愿意转上大医院治疗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转不上去’,而是‘转不回来’”。 西乡塘区百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张女士说,通过社区向上转诊的病人很多,像心脏病、肿瘤等处理不了的情况,他们都会安排病人就近转到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或按病人意愿转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一般情况下,在大医院治疗后稳定了,病人就可以回到社区进行后续治疗或康复,如脑梗病人,度过危险期后,回到社区进行康复更方便也更经济,但实际上,转回来的病人少之又少。

“回路通畅”等于多出一家医院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院长曾志羽告诉记者,医院非常支持符合条件的病人转回社区。可不少病人手术完拆线了还不愿出院,总觉得自己还没完全康复,千方百计找关系要再住几天。与此同时,医院每天都有病人在排队等床位,却住不进来。而且该院是全区接收转诊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80%以上的就诊病人是区内外转来的。今年上半年,该院接收的南宁市各社区服务中心(站)的转诊病人中,门诊慢性病6115人次,住院361人次。该院长还说,出现这样的问题,优质医疗资源有限是一个主要原因。为了让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更多人,双向转诊的理念是解决之道:大医院病床周转率提高,让更多人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社区卫生机构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患者“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

曾志羽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双向转诊制度非常成熟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在7~8天,我国则是10~12天。以该院接近3000张床位的规模计算,如果能把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3,就能多出1000张床位,相当于多出一家医院。

完善双向转诊还需多方努力

双向转诊“转回难”并不完全是患者的就医观念问题,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也是重要原因。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梁佩兰坦言,在有的情况下,病人即使转回来,社区卫生机构也“接不住”。以康复为例,简单的针灸、推拿等治疗没问题,但是中风后肢体、语言功能的康复等需要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很多社区卫生机构都没法提供。该中心此前也一直没有专业康复师,直到今年才选派一名人员去参加培训。

参会人员都认为,疏通双向转诊通道,还需要多方努力。卫生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关的细则,如转诊指南,什么情况该转,往那里转,以及相应的奖惩办法。通过政府投入、大医院技术帮扶等多种手段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群众的就医观念也有待转变。(环球医学)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