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立法能否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3年10月25日    点击数:    5星

我国医改时间已不算短,但收效不如预期,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患者看病“扎堆”于大医院的现状?医改的方向又是什么?

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刘国恩教授认为,根据中国医疗体制的转型变迁,以及看病贵、看病难的就医现状,中国医改的本质和方向应是开放。国家应立法,明确社会力量和政府办医应该一视同仁,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投融资及人员聘用等方面均应公平对待。

目前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医院。北京三级大医院2011年次均住院费高达近2万元。在国外,大医院的服务主体是住院、急症患者,而在中国,大医院就诊人群中至少六到八成是一般门诊患者。这既推高了门诊费用,又挤占了住院资源。

应该通过医改把大量的一般门诊人群引导到广大社区的服务平台就医。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医疗市场就必须“开放”,推动医生多点、自由执业,鼓励社会办医。

2009年国务院医改方案和2012年十二五医改规划都明确支持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办医。2011年国务院58号文件中就已提出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只是地方和医院迟迟未跟进。

如果将医改方案变成法律上的手段,结果会如何呢?

立法明确社会办医的市场准入门槛应与公立机构一视同仁。除外资独资外,准入审批应尽快落实下放到各省市审批。同时,对于各地新增医疗服务机构,应优先让社会力量办医。

准入办医后,新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使用土地、用电用水等方面都应参照公立医院的价格标准。其在融资、贷款等方面,相关部门也应开绿灯给予支持。

另外,应推进医生多点、自由执业,促进高度集中在公立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240多万医生被圈在公立医院,使人员短缺加剧。

应立法明确医生多点自由执业的责权,同时完善中国医生资格培养和认证体系,逐步取消医生附属在个别“单位”的执业许可桎梏。

医生多点执业不需要设定院长批准条件或辞职,只需必要的备案流程。医院可根据医生的时间进行工作、薪酬的相应调整。

以上是医改方案立法的大体方向和一些设想。其实,立法也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医改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医改步伐。希望国家早日出台政策,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对社会办医给予更大扶持,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