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学毕业生为何不愿穿上白大褂?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1年04月13日    点击数:    5星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纷纷踏上了求职之路。然而接连曝出的医患冲突事件,给众多医学毕业生的求职心路蒙上阴影。据悉,目前医学毕业生转行率居高不下,职业认同感持续偏低,学以致用难度较大。医学毕业生何以难当医生?与当下医疗环境有关?还是医学教育问题?

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六分之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医改政策研究专家李玲在不久前的一次访谈中痛心地指出,近几年,我国每年培养的医学毕业生都在60万人以上,然而最终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六分之一,高昂的培养成本被白白浪费。

  目前,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走进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园,你会发现教室、自习室的不少书桌上放着“行政能力测试”“申论”等辅导书籍。

该校硕士生王成诚(化名)说:“我们能报的岗位很有限,但是有机会总得尝试一下,有一个转行的机会总比没有好吧。”

  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五学生刘宏宇(化名)表示,当初学医,主要是感觉这个职业技术含量高,毕业好找工作。“来了之后不到一年就后悔了,原先以为医生是铁饭碗,后来发现连瓷饭碗都保证不了。”刘宏宇说,目前“三甲”医院的事业编制和户口名额都严格控制,应届毕业生很难进。而一些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对于医学毕业生而言又缺乏吸引力。

  据了解,按当前政策,考取执业医师资格原则上须有单位挂靠,从考试到出成绩再到颁发证书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医学毕业生的求职周期无形中被拉长。然而目前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的户口、事业编制等指标主要倾向应届生,许多学生宁可选择转行也不愿坐等医师资格证。

  

  80%以上毕业生认为职业前景悲观

除转行率居高不下外,即使留在医疗行业的医学毕业生,对职业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也持续走低。

不久前由西安医学院教师撰写的《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与思考》显示,面对“经过几年的学习,你感觉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怎样”的问题,认为“一般”和“不好”的占到68.4%。

  在某记者随机走访的近200名医学毕业生中,有80%以上表示之所以认为职业前景悲观,是因为医生除工作量大外,承担了过多工作之外的压力。“实习三个月间,好多老医生都‘教导’我们,不苛求把病人治好,但千万不能把病人治坏了,否则轻则赔钱重则打官司;病人和家属说再难听的话也要忍着,否则只要一投诉都是医生的责任。”刘宏宇说。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认为“医患之间信任度较高”的仅占9.5%,对医护人员的贬义信息超过八成。

  医学教育缺乏实践机会 实习医生很难接触真正病人

  据了解,目前国内医学毕业生学制通常为本科五年,本硕连读七年,本硕博连读需要八年甚至更长,但实习时间往往不到一年,即使实习,也常常是看得多做得少。超过三分之二医学毕业生认为医学专业不仅学制偏长,而且学以致用难度较大。

医学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要有病人很好的配合。但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实习医生很少能接触到真正的病人,导致年轻医生特别是临床医生的成长越来越难。

  四川大学医学部博士生钟迪(化名)说:“有时候被批‘眼高手低’我也很难受,可不是不想动手实践,是学校和实习医院给的机会太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许多老医生之所以宁可自己“累到吐血”也不愿让实习生多帮忙,主要是担心一旦出了纠纷,自己须承担连带责任。“实习生闹出事大不了回学校,留下烂摊子只能我们收拾。”

大医院像自由市场,医学生不愿下基层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一项针对380名医学本科生所做的就业意愿调查显示,8成医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只有2成愿意去基层。

学医学习时间长、学业压力大、培养学生国家投入大,医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尤其艰辛。真正成为一名医生之后,工作超负荷、劳动超强度、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谈恋爱,这是我国医生们的普遍现状。与医生工作强度形成反差的是其正常收入并不算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收入更少。

对于下基层问题,毕业生们最关心的就是将来到了基层能够拿多少钱、有没有编制、将来的晋升能否解决。这是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但正是因为对编制、待遇、晋升等问题的不确定,导致他们到基层就业的方向十分不放心。比如,现行政策规定,在一个乡镇卫生院要解决晋升问题,就需要求按照县卫生院的标准来要求,比如要求发表两篇论文。但是,这样的要求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甚至村医,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当务之急是需要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完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运行新的机制。

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带来的不信任感是很多医科毕业生“弃医”的重要原因。医学不是万能的,允许失败的社会环境和勇于探索的医生,才是医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必须强调医学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医学卫生政策、医患的沟通、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希望更多的学生愿意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让老百姓回归基层医院,就近接受就诊、保健等一系列完整的医疗服务。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