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警惕!近期不要食用这类海鲜 仅0.5 mg毒素即可致死

来源:    时间:2024年05月30日    点击数:    5星

食用海鲜的季节已经到来,海虹,这种来自深海的美食,以其鲜美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让无数食客爱不释手。但在这诱人的美味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风险——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极强,仅0.5 mg即可致人死亡。

5月28日,国家应急广播发文提醒,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风险高发,建议广大群众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

海虹,学名贻贝,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据介绍,海虹体内存在一种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毒性极强,仅0.5 mg即可致人死亡。

每年4到6月,海水中有大量含有毒素的单细胞藻类,被海虹吃掉之后,毒素累积在体内,难以通过烹饪消除。

据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月20日发布的消息,相关部门在山海关区海域采集3个海虹样品,对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监测,3个样品均超出正常值,其中抽取的1个样品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最高值超过判定限值的4.68倍,存在严重的食用安全风险隐患。

此前,就有关于食用海虹中毒的报道。因此,避免在藻华期食用海虹是减少中毒风险的关键。6月后,海虹体内毒素就会慢慢下降。在食用时,要清洗并处理干净,蒸熟煮透后再食用。

海虹中毒初期症状为口唇、手脚麻木,后期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重症患者呼吸困难、四肢无力、伴有昏迷。因此,一旦食用后出现这类情况,要及时赶往医院接受治疗。

总之,为了预防海虹中毒,购买之前要了解来源、注意警告,检查标签,或是避免藻华期,购买之后要正确处理,充分蒸煮,且适量食用。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仅0.5毫克毒素即可致死,近期不要食用海虹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9A08UPJ00?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