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大医院“托管”社区 解决医改难题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2年10月22日    点击数:    5星

年底前,全省74个县(市、区)的138个县级公立医院将分批全部启动改革。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指出,“看病难、看病贵,归根结底是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配置。这种现状带来的难题和矛盾,正倒逼着新一轮医改的加快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据统计,2010年,全省千人床位数2.75床,千人卫生技术人员3.56人,千人注册护士1.13人,不仅明显低于长三角其他省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皖北卫生资源整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人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相对匮乏。”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称,随着全民医保的建立和完善,百姓就医需求得到释放,大医院诊治压力陡增,医疗资源不均难题愈加凸显。

大医院占据的优势客观上造成感冒病人都往里面挤,而真正需要大医院治疗的大病患者却“一床难求”。每年以20%速度增长的工作量,让大医院常年超负荷运转,不仅让医护人员承受巨大压力,更对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构成威胁。合肥某三甲医院一位骨科医生坦言,“按规定,一个医生管6张至8张床,现在科室一组3个医生管50多个病人”。

在另一家大医院的血液科,医生们看着走廊里挤得满满的病床,不禁为患者捏把汗:“血液病患者抵抗力差,最怕感染。走廊里人来人往,很容易感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层医院由于人才匮乏、设备短缺等原因,绝大多数处于“空转状态”。

分级医疗 唯有苦练内功

“目前面临的医疗资源紧缺现象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相对闲置。”安徽医科大学一位多年从事医疗体制研究的教授认为,“就医求最好”是普遍心理,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现状下,老百姓一股脑儿涌向大医院是必然的。而社区首诊制、转诊制等尚未真正建立,加剧了恶性循环,即大医院越做越强,专家向大医院集中,不断添置先进医疗设备,而基层医疗机构不但缺乏先进医疗设备,更难留住人才。

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指出,“不论是基层医改还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都明确提出‘强基层、建机制’。毕竟,要想患者合理流动,硬卡是行不通的,只有满足患者‘既能治好病又能少花钱’的愿望才行。”,真正实现“强基层”,绝非加大投入这么简单。“硬件易置、软件难求”,必须在加大资金支持、做好制度性保障的同时,优化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政策设计,通过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疗资源重心下沉,从而顺应分级医疗的医改总趋势。

通过活用政策打造分级医疗,我省已作出有益尝试。去年,我省新农合在建立单病种付费制度时,便将其与建立分级医疗制度相结合,特别规定,同一种疾病在级别越高的医院治疗,补偿比例越低;下级医院在具备能力前提下可选择上级医院的试点病种,但上级医院不得选择下级医院的试点病种。这种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病人“下沉”、引导“合理就医流向”的做法,既可让患者少花钱,又能减轻大医院诊疗压力。据统计,该政策实施后,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县两级医院收治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乡镇卫生院收治的住院病人更是从27%提高到34%。

整体托管 一举收获多赢

省医改办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进医改,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难题,要在规范诊疗流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等各个环节加以探索”。慢性病社区管理、医师多点执业等,都是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好办法。大医院的诊疗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占很大比例,如果这一群体能在基层医疗机构满足就医需求,则既解决了慢性病患者看病难题,又减轻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从而实现患者合理分流。托管,是医改探索中的又一个亮点。

由公立大医院托管基层医疗机构,是合肥市新站区在基层医改中求解基层资源匮乏作出的探索。“新站区远离市中心,医疗资源严重匮乏,辖区内为数不多的社区卫生机构水平低、服务差,群众不得不到市里大医院看病。”区社会事业局文卫体办公室负责人杨根明介绍,2010年8月,与基层医改同步,新站区七里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省第二人民医院托管。

托管中,社区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性质、职能定位、财政补助政策不变,由托管大医院提供输出人才、技术、信息等服务。“由大医院派驻的中级以上职称医生成为社区的常驻专家,患者转诊大医院时享受免挂号等绿色通道服务;社区与大医院的各项检验结果互认,免去了患者重复检查的时间和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宋德鲁谈起“托管”的好处,如数家珍。七里塘患者卢照民因肚子疼来社区就诊,被确诊为胆结石后,经过绿色通道,由医生全程陪护到省第二人民医院开刀,手术后被接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以前自己到大医院,等个床位都要好多天。如今不但能享受绿色通道服务,费用也省了不少。”卢照民高兴地说。据统计,实施托管后,七里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门诊量由8万多人次增至10万人次,患者次均费用大幅降低。目前,全区已有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托管”。

“实行‘托管’,把大医院先进管理理念和医技服务移植到基层,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又促进了大医院医疗资源向基层拓展,更有利于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看病扎堆大医院造成的‘看病贵、看病难’,有效促进了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省卫生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