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临床用药>>正文内容
临床用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常发生肝毒性

来源:    时间:2013年10月25日    点击数:    5星

8月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肝毒性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更好的了解这种现象。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为通过一项大的最新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研究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肝毒性的发病率和风险。

方法:

通过PubMed对阿西替尼、帕唑帕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瑞格菲尼或凡德他尼的III期随机试验进行了回顾。采集了每个研究的特征和所有及严重ALT、AST和总胆红素增高的发生率。

结果:

总共3691名患者纳入Meta分析:1170人患有转移性肾细胞癌、950人患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54人患有肝癌、753患有转移性结直肠癌、362人患有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任何程度的ALT、AST、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34.0% (95% CI, 31.6 ~ 36.3)、39.2% (95% CI, 36.7 ~ 41.6)、21.8% (95% CI, 19.9 ~ 23.7)。严重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5.2% (95% CI,4.2~6.4)、5.0% (95% CI, 3.8~6.2),1.7% (95% CI,1.1~2.4)。任何程度的ALT、AST和总胆红素升高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85、2.19和1.79,严重升高分别为2.75、2.39和1.65。

结论:

肝毒性是一个相对普遍的事件,23~40%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患者中发生肝毒性。即使如此,仅有5%的患者为严重肝毒性。对这种现象的更好的理解能够预防严重肝毒性的发生,并能减低由于这个不良反应事件而造成的治疗中断的发生。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临床中通过个例研究难以得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单个RCT得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往往具有局限性。该研究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得出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导致的肝毒性的发生率,能够为临床减低由于这个不良反应事件而造成的治疗中断的发生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