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T细胞vs双特异性抗体对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
2024年8月,发表在Blood的一项荟萃分析,考察了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vs双特异性抗体作为三线或后续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项荟萃分析评估了CAR 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R/R 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检索了截至2023年7月的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评估CAR T细胞疗法和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作为R/R DLBCL第三线或后续线治疗的试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和次要结局,并对相关协变量进行了荟萃分析回归调整。
汇总分析纳入16项研究,共1347名患者。双特异性抗体的汇总CR率为0.3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9~0.43),而CAR T细胞治疗为0.51(95%CI,0.46~0.56)(P<0.01)。当比较双特异性抗体组中的CAR T细胞初治患者时,这种优效性仍然存在,CR率为0.37(95%CI,0.32~0.43)。多变量荟萃回归还显示,在调整双打击淋巴瘤的比例后,CAR T细胞的疗效更好。汇总的1年无进展生存期反映了这些发现(0.32[95%CI,0.26~0.38] vs 0.44[95%CI,0.41~0.48];P<0.01)。对于≥3级的不良事件,双特异性抗体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02(95%CI,0.01~0.04),神经毒性为0.01(95%CI,0.00~0.01),感染为0.10(95%CI,0.03~0.16)。CAR T细胞的比率分别为0.08(95%CI,0.03~0.12)、0.11(95%CI,0.06~0.17)和0.17(95%CI,0.11~0.22),在前两类中观察到显著差异。
总之,CAR T细胞疗法在实现更高CR率方面优于双特异性抗体,尽管严重不良事件有所增加。
参考资料:
[1]KIM J, CHO J, LEE MH, et al. CAR T cells vs bispecific antibody as third- or later-line large B-cell lymphoma therapy: a meta-analysis[J]. Blood. 2024 Aug 8;144(6):629-63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696731/ DOI: 10.1182/blood.2023023419.
- 评价此内容
- 3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