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妇产

血液系统疾病导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2例

分享到:

血液系统疾病导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2例

16岁女性,主因髓系白血病M4型骨髓移植术后4年,无月经来潮就医;29岁女性,主因患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年,停经2年就医。2例患者均被诊断为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原因为何?如何治疗? 一、病历摘要 (一...

产后出血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特征和短期补体抑制的作用

分享到:

产后出血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特征和短期补体抑制的…

妊娠相关微血管病变包括一系列的疾病,包括产后出血、先兆子痫或溶血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综合征),罕见的疾病有血栓性微血管病(TMA)。2024年1月,发表在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上的一项研...

最新研究:微塑料已浸入人类子宫 或危害生殖健康

分享到:

最新研究:微塑料已浸入人类子宫 或危害生殖健康

随着塑料制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个不为人知的隐形威胁微塑料,正悄然侵蚀着我们的生态系统和健康。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即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它们源于塑料制品的降解、磨损和不当...

垂体催乳素腺瘤术后继发性低促性腺素性闭经1例

分享到:

垂体催乳素腺瘤术后继发性低促性腺素性闭经1例

28岁女性,10年前因头晕、视物模糊、闭经1年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垂体催乳素腺瘤,并开颅行垂体部分切除术。术后复查PRL 175.34mIU/L,但仍无月经来潮,未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现婚后2年,未避孕,未孕,男方精液检...

妇科泌尿术后疼痛控制,限制性阿片类药物处方能否让患者满意?

分享到:

妇科泌尿术后疼痛控制,限制性阿片类药物处方能否让…

阿片类药物是妇科手术后常规使用的疼痛控制药物,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多数开具的阿片类药物未被使用。其他外科专科已实施限制性阿片类药物处方,以应对阿片类药物滥用和转让风险。这种做法对妇科泌尿患者群...

一例颅咽管瘤术后垂体功能受损致孕早期黄体功能不足病例分析

分享到:

一例颅咽管瘤术后垂体功能受损致孕早期黄体功能不足…

31岁女性,因原发闭经2年,未避孕不孕就诊。该患者13岁诊断为颅咽管瘤,行颅咽管瘤切除术,16岁时颅咽管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18岁因原发闭经,开始加雌、孕激素补充治疗。29岁时结婚,婚后坚持用雌孕激素周期治...

我国研究人员揭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新靶点

分享到:

我国研究人员揭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新靶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困扰着全球6%~20%的育龄女性,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有关。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发表在《Nat Metab》的一项研究,揭示了PCOS的治疗新靶点。 研究人员既往研究发现,在PCO...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例

分享到: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例

20岁女性,因月经不规律8年伴面部色斑就诊。该患者12岁月经初潮,至今月经不规律,周期1~6个月不等,伴有面部色斑多年,原因为何?如何诊治? 一、病历摘要 20岁女性,2020年4月4日主因月经不规律8年伴面部色...

研究表明:在有或无贝伐珠单抗的化疗中添加帕博利珠单抗均可改善宫颈癌总生存期

分享到:

研究表明:在有或无贝伐珠单抗的化疗中添加帕博利珠…

KEYNOTE-826随机临床试验显示,在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中,在使用或不使用贝伐珠单抗的化疗中添加帕博利珠单抗,具有统计学显著和临床有意义的生存获益。研究人群中患者亚组的治疗效果尚不清楚。 ...

绝经后女性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和二线/后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分享到:

绝经后女性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和二线/后线治…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是绝经后女性晚期乳腺癌中常见的亚型。尽管越来越多的随机临床研究(RCT)探讨了这一主题,但一线和二线/后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仍不确定。2024年1月,发表在B...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共1206篇文章/共121页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