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五官>>正文内容
五官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霉酚酸酯vs甲氨蝶呤

来源:    时间:2019年10月24日    点击数:    5星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甲氨蝶呤和霉酚酸酯哪种更有效?2019年9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甲氨蝶呤相比,使用霉酚酸酯作为一线节省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会更有利于炎症的控制。

背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常使用甲氨蝶呤和霉酚酸酯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旨在用更少的糖皮质激素实现病情控制,但是哪种药物更有效尚不确定。

目的:旨在对非感染性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患者,比较甲氨蝶呤和霉酚酸酯实现节省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的作用。

设计、地点和参与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于2013年8月22日~2017年8月16日期间,从印度、美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的9个转诊眼科中心,筛选了265名需要节省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的非传染性葡萄膜炎成年患者。2018年8月20日结束随访。

干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每周口服甲氨蝶呤25mg(107人)或每天口服霉酚酸酯3g(109人)组中。

主要结局和测量指标:首要结局为6个月时的治疗成功,定义为双眼炎症得到控制,每日泼尼松不超过7.5mg及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少于或等于2滴,且不因安全性或不耐受而造成治疗失败。患者随访至12个月,在此期间接受相同治疗或根据6个月时的治疗结局换另一种抗代谢药物治疗。

结果:随机分组的216名患者中(中位38岁,女性135人(62.5%)),194人(89.8%)完成6个月的随访。甲氨蝶呤组和霉酚酸酯组分别有64人(66.7%)和56人(57.1%)治疗成功(差异,9.5%(95% CI,-5.3~21.8);OR,1.50(0.81~2.81);P=0.20)。后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患者中,甲氨蝶呤组和霉酚酸酯组分别有58人(74.4%)和42人(55.3%)治疗成功(差异,19.1%(3.6~30.6);OR,2.35(1.16~4.90);P=0.02),中间葡萄膜炎患者中,两组相应的人数分别为6人(33.3%)和14人(63.6%)治疗成功(差异,-30.3%(-51.6~1.1);OR,0.29(0.08~1.05);P=0.07;相互作用P=0.004)。肝酶升高为最常见的非严重不良事件,甲氨蝶呤组和霉酚酸酯组分别有14人(13.0%)和8人(7.4%)发生。

结论和意义: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成年患者中,与甲氨蝶呤相比,使用霉酚酸酯作为一线节省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会更有利于炎症的控制。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在不同的葡萄膜炎亚型中两种药物是否会有疗效差异。

(选题审校:程吟楚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如需转载,请联系医纬达客服邮箱:univadiscnhelpdesk@merck.com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