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不同镇静剂与呼吸机相关事件、住院日和死亡率的关系
机械通气治疗时应用镇静剂和镇痛剂的目的是:使患者能耐受气管插管、抑制呼吸中枢的呼吸驱动力、减轻焦虑心情、使患者容易入睡、使机械通气机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2016年6月,发表在《Chest》的一项在美国开展的研究考察了机械通气患者中,不同镇静剂与呼吸机相关事件、住院日和死亡率的关系。
背景:目前的镇静剂指南建议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表示不偏好异丙酚vs右旋美托咪啶。此外,很少有数据关于镇静剂的随机对照试验是否能成功用于常规实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
方法:每天镇静剂暴露的数据来源于大型学术医疗中心中,所有在7天内,进行机械通气≥3天的患者。研究人员比较了接受苯二氮卓类药物、异丙酚和右旋美托咪啶治疗的患者中,呼吸机相关事件(VAE)、拔管、出院和院内死亡的风险比(HR)。带有竞争风险的成比例次分布风险模型用于分析。所有分析都调整了ICU类型、人口统计学特征、合并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低血压、氧合、肾功能、阿片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觉醒和呼吸试验和日历年。
结果:总共评估了9603个机械通气连续发作。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异丙酚与VAE风险的增加相关,而右旋美托咪啶并非如此。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相比,异丙酚与较短的拔管时间相关(HR,1.4;95% CI,1.3~1.5)。与苯二氮卓类药物(HR,2.3;95% CI,2.0~2.7)和异丙酚(HR,1.7;95% CI,1.4~2.0)相比,右旋美托咪啶与较短的拔管时间相关,但是用于分析中的右旋美托咪啶暴露相对较少。在出院或死亡的HR上,两种药物没有差异。
结论:在这项大型真实世界队列中,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相比,异丙酚和右旋美托咪啶与较短的拔管时间相关,但是与异丙酚相比,右旋美托咪啶也与较短的拔管时间相关。该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英文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01514
(选题审校:应颖秋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