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全科医学>>正文内容
全科医学

成人丙肝感染抗病毒治疗对比的系统回顾(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3-01-15)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3年04月17日    点击数:    5星

题目:比较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成人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Antiviral Treatment for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背景:目前针对慢性丙型肝炎(HCV)的治疗可行方法很多。

目的:比较慢性HCV成人患者在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利弊。

数据来源:来自MEDLINE的英文文献(1947年至2012年8月),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医学文摘资料库,SCOPUS,心理学信息库和临床试验登记。

研究选择:抗病毒治疗的随机试验和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和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面的队列研究。

数据提取:研究员根据预定义的标准提取研究细节和性质。

数据合成:无试验评估治疗后长期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在选取的7组非平衡性数据试验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二联疗法比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更可能与较低的SVR相关(绝对差为8%,95% CI, 3%~14%)。对于基因2型或3型感染的患者,12周至16周的二联疗法比治疗24周具有较低的SVR更相关,较低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比标准剂量的有效性小(2至4个等量试验)。等量试验发现,对于基因1型感染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波普瑞韦或者特拉匹韦三联疗法与二联治疗相比,前者与较高的SVR相关(绝对差为22%~31%)。与二联治疗相比,波普瑞韦的三联疗法增加了血液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特拉匹韦的三联疗法会导致贫血和药疹的发生。一项大型的设计完善的队列研究和18项小型队列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后有SVR比无SVR的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相关。

局限性:试验包含了大量人群。观察性研究通常不能获得很好的质量可控性结果。

结论:基因1型感染患者使用三联疗法SVR率比标准二联疗法者高。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的SVR与临床结局的改善相关。

(选题审校: 聂小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相关链接:http://annals.org/article.aspx?articleid=1402433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