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内分泌>>正文内容
内分泌

伏立康唑的代谢、毒性及基因型作用

来源:    时间:2014年06月17日    点击数:    5星

2014年6月,发表于《J Infect Dis》的一篇文章对伏立康唑的代谢、毒性及基因型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CYP2C19和2C9基因型不是伏立康唑代谢的主要决定因素,还不能确定伏立康唑及其代谢物造成毒性的血清浓度水平。

背景:需要对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进行前瞻性评估,以确定药物毒性是否与CYP2C19基因型或伏立康唑血清浓度或代谢物浓度相关。

方法:我们对95例患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来确定伏立康唑毒性,及其与基因型和伏立康唑血清浓度以及2种代谢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之所以没有对疗效做出评估的原因是由于,在大部分病例中,该药物用作经验或预防用药。

结果:16例(16.8%)患者出现幻觉,17例(17.9%)患者出现视觉变化,10例(10.5%)患者出现光敏感,6例(6.3%)患者出现肝毒性症状。光敏感或肝毒性与伏立康唑或代谢物浓度水平之间不相关。出现幻觉的患者伏立康唑平均浓度水平较高(4.5 vs 2.5 μg/mL),但是有广泛重叠。成人200 mg的口服推荐剂量不能维持持续可测量的血清伏立康唑水平。尽管4例患者的2C19*2基因型纯合子显示出较高的平均伏立康唑血清水平(4.3 vs 2.5 μg/mL)和较低的N-氧化代谢物血清水平(1.6 vs 2.5 μg/mL),但是CYP2C19和CYP2C9基因型对这些血清水平的影响较小。

结论:CYP2C19和2C9基因型不是伏立康唑代谢的主要决定因素。还不能确定伏立康唑及其代谢物的血清毒性浓度水平。

(选题审校:栾嵘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