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其他科室>>正文内容
其他科室

家庭访问项目和多学科心衰临床干预能减少全因再住院和死亡率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4年07月03日    点击数: 284    5星

在2014年6月的《Ann Intern Med》中,一篇文章描述了过渡期护理干预对心衰患者30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其结果为家庭访问项目和多学科心衰临床干预能减少全因再住院和死亡率;结构化电话支持能减少特异性心衰再住院和死亡率。这些干预应该得到系统或提供者的最大考虑,以寻求实施心衰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干预。

背景:大约25%因心衰(HF)住院的患者在30日内再住院。

目的:评估过渡期护理干预对减少因心衰住院成年患者再住院和死亡率的有效性、有效性比较和害处。

数据来源: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INAHL、ClinicalTrials.gov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1990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末)。

研究筛选:两名综述者分别选取英文发表的报道住院注册的6个月内再住院或死亡率的随机对照试验。

数据提取:1名综述者提取数据,另1名核对准确性。两名综述者评估偏倚风险和分等级证据强度(SOE)。

数据汇总:一共纳入47项试验。纳入的大多数试验者为中度至重度心衰的成年人,平均年龄为70岁。很少有试验报道30日内的再住院率。30日时,高强度家庭访问项目能减少全因再住院和综合终点(全因再住院或死亡;低证据强度)。3~6个月时,家庭访问项目和多学科心衰(MDS-HF)临床干预能减少全因再住院(高证据强度)。家庭访问项目能减少特异的心衰再住院和综合终点(中等证据强度)。结构化电话支持(STS)干预能减少特异的心衰再住院(高等证据强度),但不能减少全因再住院(中等证据强度)。家庭访问项目、多学科心衰临床和结构化电话支持干预产生一个死亡率益处。远程监控或主要教育干预均不能减少再住院或死亡率。

局限性:较少试验报道30日再住院率。常规护理具有异质性,并且有时不能完全描述。

结论:家庭访问项目和多学科心衰临床干预能减少全因再住院和死亡率;结构化电话支持能减少特异性心衰再住院和死亡率。这些干预应该得到系统或提供者的最大考虑,以寻求实施心衰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干预。

(选题审校:聂小燕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评价此内容
1 2 3 4 5
3
 我要打分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