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全科医学>>正文内容
全科医学

“身份不明”药物有危害!增加不良药物反应相关的住院风险

来源:    时间:2017年11月08日    点击数:    5星

确定检测和预防药物误差引起的不良反应策略是世卫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研究的全球重点领域之一。在中低收入国家,药物安全研究相对较少,因为缺乏住院期间药物产品和医疗数据的数据库。2017年5月,发表在《Drug Saf》的一项由法国、英国和老挝科学家进行的横断面研究,考察了发展中国家身份不明药物对不良药物反应相关住院的影响。

介绍:身份不明药物(MUI;重新包装的单位剂量药品丢失身份识别标签)的健康威胁已经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受到怀疑。研究人员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PDR)首都万象的一家中心医院,使用可视化和分析工具识别了MUI,调查了不良药物反应(ADR)相关住院的频率及其相关的因素。

方法:除了急性外伤和故意过量,在2013年开展针对所有计划外住院的7周时间的前瞻性记录,纳入453例成人住院≥24h。患者及其家属受访,完成了研究调查问卷。疑似发生ADR的MUI通过比较片剂/胶囊与参考药物(图片工具)的视觉特征、质子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等进行识别。与ADR相关的因素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进行识别。

结果:ADR相关的住院率为5.1%(23/453;95%置信区间[CI],3.1~7.1)。48例患者(12.8%)在住院前的2周使用了MUI。使用MUI的患者比使用已知身份药品的患者因ADR而住院的可能性高(调整比值比[OR],4.5;95% CI,1.7~11.5)。MUI主要涉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因在图片工具的药品照片集中,制药单位看起来一样,因此造成了鉴别错误。

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有必要保证在配药时要有适当的标签,并提供适合的工具来识别临床中的MUI,从而改善药物分析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的药物安全性和患者的医疗。

(选题审校:徐晓涵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