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其他科室>>正文内容
其他科室

药物溶媒:高氯血症的潜在“凶手”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8年07月09日    点击数:    5星

虽然复苏液带来的高氯血症的潜在危险仍在显现,但至今还没有研究调查过药物溶媒对累积体积和高氯血症的贡献。2018年5月,发表在《Crit Care Med》的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连续周期的先导研究调查了药物溶媒对累积体积和高氯血症的潜在危害。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重症患者中,生理盐水vs 5%葡萄糖溶液作为主要的药物溶媒,及高氯血症的发生率。

设计:前瞻性开放标签的连续周期的先导研究。

设置:大型学术医疗中心的内科ICU。

患者:入住内科ICU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为,入住时间少于48小时、小于18岁、孕妇、犯人、脑损伤。

干预:生理盐水作为2个月的主要药物溶媒,然后5%葡萄糖溶液作为2个月的主要药物溶媒。

测量和主要结果:总共纳入426名患者,生理盐水组216人,5%葡萄糖溶液组210人。观察期,药物溶媒占到了63%的总IV体积。生理盐水组,17.9%的患者发生高氯血症,而5%葡萄糖溶液组为10.5%(P=0.037),这在多变量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比值比,0.50;95% CI,0.26~0.94;P=0.031)。生理盐水组有34.2%的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而5%葡萄糖溶液组为24.5%(P=0.035);但是,当调整了基线协变量后无统计学显著性。在血钠异常、胰岛素需求、血糖控制、ICU住院日、ICU死亡率上,未观察到其他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结论:本研究表明,药物溶媒对重症患者接受的总IV体积具有重要影响。与5%葡萄糖溶液相比,生理盐水作为主要药物溶媒与高氯血症相关,是急性肾损伤的可能风险因素。

英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9727367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这一研究关注了临床实际过程中较少关注的药物溶媒问题,研究显示对于危重患者注射剂溶媒对于患者整体入量占比大,此外生理盐水作为首选溶媒可能会增加高氯血症、AKI的风险,后续应有更多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