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主动瓣膜置换后三种抗凝策略的比较(J Am Coll Cardiol. 2012 Sep 11;60(11):971-7.)
题目:老年患者接受生物瓣的早期抗凝治疗:胸外科医师协会成人心脏手术全国数据库的结果(Early anticoagulation of bioprosthetic aortic valves in older patients: results from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adult cardiac surgery national database)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接受生物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短期抗凝的风险和收益。
背景:接受生物瓣膜患者的血栓事件的风险在早期升高;然而短期抗凝的风险和收益仍存在争论且证据有限。
方法:我们队列包括2004-2006年间胸外科医师协会成人心脏外科全国数据库中797家医院的25656名年龄>/=65岁且接受生物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采用倾向性方法比较出院抗凝策略的栓塞(脑血管意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非脑动脉血栓栓塞)相关的3个月死亡或再次住院的发生率或出血事件。
结果:在这个队列中(年龄中位数为77岁),3个最常见的出院抗凝策略包括:仅用阿司匹林(49%),仅用华法林(12%)及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用(23%)。仅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中,3个月的不良事件很少(死亡,3.0%;血栓事件,1.0%;出血事件,1.0%)。相比于仅用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用的患者具有较低的校正死亡风险(相对风险[RR]:0.52,95%置信区间[CI]:0.66-0.96)和血栓事件(RR:0.52,95% CI:0.35-0.76),但具有较高的出血风险(RR:2.80,95% CI:2.18-3.60)。相对于仅用阿司匹林,仅用华法林的患者具有相似的死亡风险(RR:1.01,95% CI:0.80-1.27)、血栓事件(RR:0.95,95% CI:0.61-1.47)和出血风险(RR:1.23,95% CI:0.85-1.79)。这些结果在患者亚组中通常是一致的。
结论:生物主动瓣膜置换后的前三个月死亡和血栓事件相对罕见。同仅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联用可降低死亡率和血栓事件,但出血风险增加。
(选题审校: 闫盈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相关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921973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